战国七雄之秦国制楚:拉拢加离间,楚国终于成为孤儿!野史趣闻

2018-10-24 21:08:12

秦国自秦孝公变法之后,国力强盛起来,后来又经历了惠文王、武王,秦国的权柄到了昭王手中。然而在昭王刚立之时,当权的并不是他,而是宣太后——一个来自楚国的女人。她掌握了朝政,并亲临朝堂听政议政。而且她不是一个人来到秦国的,还有两个弟弟也跟着一起到了秦国,这两人分别是魏冉和芈戎。这两人在宣太后掌权后也得到了高位。

这个时候,东方六国中,最不高兴就是楚国了——自己国家的女儿在强大的秦国当了太后,应该与自己的关系会很好了。此时,宣太后想的也是这样,她也要缓和一下秦楚之间的关系。但其目的是另有所指的。

秦国对楚王发出了邀请,请他到秦国商议和好事务。此时的楚王正是楚国历史上最为昏昧的一个国君——楚怀王。他看到宣太后是楚国人,就有点幻想过头了,就答应了秦国的邀请,来到秦国,与昭王等人一起和谈。秦国也尽了地主之谊,送了一块土地给楚国,以此作为两国和好的见证。

楚国人很高兴,自己家的女儿当了秦国太后果然有用,于是对秦国放松了警惕。这时,韩国、魏国、齐国就有点不高兴了。历来楚国都是与大伙一起抵抗秦国的,现在居然反水了。那就直接打它。于是三国联军一起进攻楚国。楚国有点慌了,急忙向秦国求助,还把太子送到秦国去做人质。

这样一来,楚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联盟抗秦的关系彻底破碎了。秦国看到,楚国成了一个孤儿,除了自己没人是它的盟友。于是秦国掉头要对付楚国了。正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事,让秦国出兵有了借口——楚国太子在秦国杀了一个秦国大夫,然后就逃回了楚国。

在秦军的压力下,楚国迫切需要有齐国等的支持,于是又打算把太子质押到齐国去。楚齐结成联盟,这是秦国不愿意看到了。他们又派了使者,来劝说楚怀王再次进行和谈。对此,屈原十分反对,他是一个主张联齐抗秦的人,然而反对无效。楚情王内底里还有着上次和谈时拿到一块庸地时的满足感。于是楚王再次来到了秦国,这一回,秦人露出了本来面目,将楚王扣押了。并要挟他答应一些要求。

此时,楚国人为了避免楚王被要挟的后果,立了太子为王,这就是楚顷襄王。新王上台后,又恢复了与齐国的友好关系。这一下,秦军要想攻打楚国又不太容易了。然而时局在变化。

秦国在东方最为害怕的一个对手——齐国犯了一个错误,它吞并了宋国。宋国是一个老牌的诸侯国,其地丰饶,城市人口众多。这么一块大肥肉掉进了齐国嘴中,其他国家都不服气,于是除了秦楚两国没有参与讨伐之外,其他国家一起攻破了齐国。当时的齐国被打得只剩下两个城市了,齐王也流落在国外。

东方各国把齐国削弱了,秦国就对楚国下手了,因为楚国最为有力的援军不存在了。秦军以白起为将,分兵两路进攻楚国。一路出武关,由白起率领步骑军前进。一路从巴蜀出发,是装载了大量军粮的长江水军。这一战,楚国无法抵抗,放弃了几百年的都城,被迫东迁。

从上述史实中,我们看到,秦国对楚国的策略是非常清楚的,一是利用宣太后的楚国人身份麻痹楚人,对其拉拢,诱使其放弃与其他国家的联盟关系。二是瞄着齐国,齐国强大时,竭力拆散齐楚关系;齐国变弱时,就攻打楚国了。总之,秦国一直要打楚国,只是一直在制造机会及等待机会。而楚国的决策者却没有这样清醒的头脑,最后导致孤军作战,丧失大片领土。

本文作者:文史书摊讲坛(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