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祖钦赐号,拼命十三郎,此人是雍正最亲近的人,他为何如此忠心野史趣闻

2018-10-24 21:01:16

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象征着绝对权威,以世袭制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王朝,皇子为争夺继承权兄弟反目,明争暗斗,甚至血流成河的事比比皆是,清圣祖康熙英明神武,文治武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61年)一代明君,但在他的人生暮年,同样上演了“九子夺嫡”,争夺大位的宫闱大戏。

清朝皇位继承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没有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庶子也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继承大统,这就为“九子夺嫡”埋下了伏笔。康熙统治中后期出现了四大夺嫡集团,一是以皇长子允禔 为核心的集团,皇长子允禔 母为惠妃那拉氏,大学士明珠是其叔祖,结成朋党。太子党,包括皇太子允礽等,胤礽是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个被册封的皇太子,索额图集团的核心人物。皇八子集团,包括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皇十子允俄、皇十四子允祯,皇四子集团,包括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允祥、皇十七子允礼。爱新觉罗.允祥深的雍正信任的一大原因就是在'九龙夺嫡'中助雍正夺得皇位。爱新觉罗.允祥,爵号怡贤亲王,生于康熙25年(公元1686年),是康熙帝十三子,母亲章佳氏(敬敏皇贵妃),原名爱新觉罗.胤祥,避讳雍正帝名胤禛,改为允祥,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允祥卒于雍正8年,享年45岁,谥号贤。

允祥在康熙晚年的皇子夺嫡中并无觊觎皇位,但这并不能说允祥没有政治抱负,允祥与雍正虽在幼年时期有过长时间相伴学习的经历,这为日后的兄弟之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政治的相互依附才是最大的现实,允祥从小应该说是深的康熙宠幸的,自康熙二十七年(1698)至四十七年(1708),康熙每逢出巡,必带上允祥,“恩宠优渥”。但在第一次废太子时,允祥受牵连曾被圈禁宗人府,可见允祥在政治上是成熟的,而且牵连进争宠,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以胤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特在怡亲王之外又加封一个郡王爵位,允许他在儿子中任意指封一人,这在清代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允祥坚辞不受,这种自知之明也是雍正信任他的一个基础。

允祥死后雍正这样说到:“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驾友弟之情”世人经常用'棠棣情深'来形容二人兄弟情谊,历史上的雍正,被赋予暴君的称号,能这样信任他的一个兄弟足见二人感情深厚。

本文作者:历史读后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