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白痴皇帝说的荒唐话“百姓无粮吃,为何不吃肉”野史趣闻
众所周知,皇帝自小就有全国—流的师博授业解惑,故不论明君 还是昏君、暴君、淫君,都是才智超人。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国之主的皇帝中竟有白痴,晋惠帝司马衷即是

晋武帝
司马衷的白痴看来是先天性的,年少时就已显露,快十岁了仍口齿不清,豆米不辨,更谈不上读书写字了。母亲杨皇后却出奇的喜欢他,宠爱大大胜过其弟司马东。
老皇帝晋武帝酝酿挑选接班人皇太子,臣下因司马衷白痴 “不堪政事”(见《晋书•惠帝本纪》,下同),所以多数主张立小皇子司马东。武帝虽说夜以继日忙于军国大计,但对司马衷的低能略知一二,也倾向于立小的。

晋惠帝
杨皇后却非立司马衷不可,说立长皇子为太子属先朝祖制,不可 违背,在武帝面前撒娇撒痴,苦苦哀求乃至泪流满面a武帝的宠妃赵 氏受了皇后的好处,跟着为司马衷说好话,说司马衷不过是幼时贪玩 少长进,将来必大器晚成显优异本色。
到底还是皇后、宠妃的枕边风厉害,武帝选立了司马衷为东宫太 子,他期望是一时糊涂,日后必有大进。
司马衷年岁渐大,却白痴依旧。朝臣优心忡忡:太子智弱低能, 如何登九五之尊?又怎保社稷稳固?故而私下议论另立太子,却又不敢直言奏请,只能婉转进言。
侍中和峤趁着武帝召见时,拐了个弯说:“太子秉性老实,而朝内难免有狡诈之徒,恐会误堕圈套 ……”他见武帝脸变愠色,知趣地 煞住话柄告退
一天晚上武帝宴赐群臣,尚书卫瓘佯作醉态,抚摸着武帝的龙椅 摇头长叹:“如此宝椅太可惜了。 ”武帝也不答理,招呼太监:“尚 书喝多了,快扶去歇息。”

艺术作品“杨皇太后”
晋武帝当然明白两个臣下的言下之意,对太子能否胜任怀疑又起,有心作一测试。于是将东宫的属官召来,抽取尚书省待处理公文中的几卷,交与太子裁决。
白痴皇太子当然是没有能力判断的,其妻太子妃贾氏灵机一动,令亲信、给书中张泓充当“枪手”,写好后让司马衷抄录了呈送武帝。武帝见太子的字虽歪歪扭扭很不工整,处置倒合情合理颇为恰当,“阅而大悦,太子遂安”,司马衷的皇帝接班人地位算是保住了。太 熙元年(公元290年),武帝驾崩,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一个白痴哪能主持朝政?大权操纵在了杨皇太后的父亲杨骏手中
惠帝成了摆设,整天在后宫吃喝玩乐,杨皇太后与贾皇后尽管百 般照料又千叮万嘱,其傻瓜相还是时有表现。《晋书•惠帝本纪》里就记录了两则。

艺术作品“太子妃贾氏”
雨过天晴,惠帝去华林园游乐,闻蛙声传来,问左右:“鸣叫蛤蟆是官家还是私家的? ”随从倒给难住了,却又不能不答,其中一个应付道:“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他听了频频点头:“有赏,有赏。“
又一次,随从讲到百姓因天灾无粮可吃,饿死众多。武帝摇头哂笑:“百姓愚矣,自寻死路。”左右不解,问:“陛下有何妙法救百姓不死?”惠帝不假思索:“何不食肉糜? ”众听了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白痴皇帝掌国后,皇太后杨氏、皇后贾氏两个外戚集团先后专权乱政,引发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惠帝成了夺国抢皇者 的俘虏,被几度易手,颠沛流离,受尽惊吓,最终被迫吞下毒饼一命归天。
有感于白痴皇帝的悲剧,{晋书》的编纂者、唐朝宰相房玄龄感云其蒙蔽皆此类也……终使倾覆洪基。”
本文作者:新视界新观察(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