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霍光在废掉昌邑王刘贺后,为何不敢篡权自己当皇帝野史趣闻
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并且没有留下子嗣,大司马霍光在斗垮上官傑以后,大权独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霍光在于众大臣商议之后,决定拥立昌邑王刘贺登基为帝,刘贺是汉昭帝的亲侄子,继承皇帝位也是合情合理,符合祖宗法度的,但是昌邑王昏庸无能,惹得天怒人怨,居然还敢调戏皇太后,终于在当第27天皇帝的时候被霍光联合张安世,发动政变废除了他的皇帝位,因为这件事情让霍光获得了极大的殊荣,朝廷内外,商贾士绅都对他废除皇帝的行为给了很高的评价,此时的霍光权势滔天,他又为何不敢篡权之立呢?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

霍光废掉昌邑王刘贺的时候,汉朝已经经历了六位皇帝了,而且这六位皇帝没有一个是昏君,都是有所作为的皇帝,都为大汉王朝的繁荣昌盛付出过努力,刘氏天下深得民心,若是篡取刘氏江山必将受到天下人唾骂,况且当时的社会人民富足,生活安康,没有人会造反引起天下大乱,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没过十几年就被刘氏子弟攻破长安,兵败生死,王莽篡汉的时候大汉江山已经江河日下了,实力远不及汉昭帝驾崩的时候,说明人心一直向汉,纵观历史,大臣能够废主篡权,皆因主子执政失策,导致民怨沸腾才有希望废主自立,很显然当时的情况并不符合,所以霍光他不敢。

霍光虽然是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天下兵马调度大权,但是还没有到控制兵马的权利,还有几个将领跟他不是一路子人,麒麟阁上排名第三的张安世将军,排名第四的韩增将军,排名第五的赵充国将军,虽然他们都是听命于霍光,但是真到霍光篡权的时候,他们也会带兵勤王,因为他们都是刘家人提拔起来的,韩增将军更是开国元勋韩信的后人,更何况守护边疆的军队战斗力远远大于朝廷嫡系部队,因为边疆驻军要时时防备匈奴人偷袭,所以武帝开始都是驻扎的精锐部队,而且边疆驻军中不乏有以前跟着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老将军,他们深受汉武帝大恩,在他们眼中霍光只是当年侍奉汉武帝的小秘书,如果霍光篡权自立,他们能答应吗?

再有刘病已登基之初,大司农田延年给汉昭帝修建帝陵,从中贪污三千万两白银,然而田延年又是霍光的心腹,没人敢动他,刘病已刚刚登基,又不好与霍光争论,只有从皇帝的私房钱里拿出三千万两填下这个窟窿,臣子贪污工程款,没想到要皇帝买单了,很明显霍光团伙欺负了刘病已,没想到没过几天,韩增和赵充国两位大将军立马从边疆赶回来,回来直接硬怼霍光,要求诛杀贪污的官员,替刘病已打抱不平,他两人是沙场老将了,天下有一半以上的将领是他们带出来的,霍光只好打碎牙往肚里咽,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天下的人都是终于汉室,不要说篡权自立了,就是皇帝被欺负了,他们这帮老臣也不答应。

霍光受武帝托孤之重,少年又受武帝大恩,一步步的提拔为顾命大臣,可谓对霍光有着天高地厚之恩,况且汉昭帝驾崩的时候,霍光已经五十岁了,在古代五十岁已经很老了,确实霍光已经老了,他的儿子霍禹是花花公子,并不是守业之人,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篡权自立,让天下百姓唾骂,霍光一生异常谨慎,在汉武帝身边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他怎么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霍光死后,他的儿子谋反了,连累全族被杀,但是霍光任然是麒麟阁第一功臣,承接汉武盛世和昭宣中兴他功不可没。
本文作者:君临天下明月夜(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