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权高手高欢恃众轻敌,被一代神武名将打败,忧愤而死野史趣闻

2018-10-24 17:04:39

文/月望东山

韦孝宽,原名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自少年起,就以字代名,世人一直称他为韦孝宽。

韦孝宽家族在京兆三辅之地是个显族。祖父两代,都做过太守,典型的官三代。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制度的黄金时代。只有进入到政治上层的贵族,个个都是有背景的,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拿背景来说事。背景只是条件之一,人生的可能之一,而不是全部。

那帮官二代官三代官N代人眼里,要想混上去,混出头,混得风光,混得长久,就必须苦练武功,以实力抢夺地盘。这个,才叫真正的实力。

在那时,无论是文官世家,还是武将世家,为了培养他们家族的人才,几乎都是从娃娃拿起。对韦旭看来,他那个叫韦孝宽的儿子,是个好娃。这娃打小就沉着冷静,敏捷处事,一身浩然正气。

更让父亲自叹不如的是,这娃特爱读书,读的不是全是经史。读史明智,这娃经过多年读书苦练,养成了一幅足智多谋的性格。多年以后,他的政治军事功夫,已是炉火纯青,百毒不侵。

作为为武将世家后裔,韦孝宽于弱冠之年就闯荡江湖,纵横战场。多年以来,他神出鬼没,打过无数大小战役,到底打赢过多少,不要说别人,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尽管如此,天下之人,还是对他津津乐道他的军事之道。而其中最被人广播远传的,就是玉璧之战。

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韦孝宽三十七岁。这一年,东魏丞相高欢率军西入,他首攻打的第一道关,就是玉璧(今山西稷山县西南)。当高欢的部队绵绵数里,气势昂然的开到玉璧城下时,一刻也不延误,立即行动,在城南垒起了土山。

他们认为,土山一起,居高临下攻打玉璧城,必占优势。

然而,高欢的土山一修起,望着城里时,顿然就傻掉了。他马上发现,玉璧城上也比赛式的加高了木楼,居高临下的,仍然是城上的那帮人。

更让人感到可怕的是,木楼之上,对方已严阵以待,数种战具一起亮起,如虎似狼地望着城下。

高欢立即问道:城里守城的人是谁。

左右说:守城将领是韦孝宽,官职是大都督。

高欢心头不禁冷笑,对左右说道:“派人告诉韦孝宽,纵然木楼高过天,我也要穿城进去取下他的脑袋。”

话传出后,高欢立即派人在城南挖凿地道。

同时,又于城北垒起土山。做完这一切,他高举长剑,下了一道命令:“给我打,狠狠地打!”

城下城下混战一片,鬼哭狼嚎,不分日夜。

此时,韦孝宽见敌开凿地道,似乎要当穿山甲钻地而入。他立即派人,于城内挖土壕,于土壕处坚守。于是,只要从地道里露出头来的,左右开刀,一并砍去。

高欢那帮穿山甲战士怕了,都只能埋伏于地道之内,一动也不敢动。

韦孝宽见此情景,计上心头。他马上派人搬来干柴,堆放在土壕外,点燃柴火,并以皮囊向外吹风。接着,只见风卷烈火,直扑地道,一时间,高欢的穿山甲士兵,无不被火烧得如鬼乱窜。

其实玉壁城很小,撒泡尿都可以把它淹没。这种小城池,竟然还阻挡我西入的脚步?

高欢火了。

他转身,下了一道命令:给我赶紧造攻车。

所谓攻车,就是进攻的战车。在战场上,这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玩意。攻车为马,甲士七十五人,攻车所到之处,除非是铜墙铁壁,不然难以抵挡其攻击。

果然,高欢的攻车一造成,立即推出去撞墙。玉璧城本就不大,攻车所到之处,尽管城上盾牌抵挡,仍然顶不住进攻,城墙无不被摧毁。

看着眼前这一切,高欢露出一丝得意的笑。

然而很快的,高欢又傻了。

这时,只见城楼之上,铺天盖地的飘起了缦布。攻车所到之处,巨大的缦布就漂到哪里,攻车发起攻击时,缦布凭借其巨大的阻击,严重地消解了攻车的力量。

高欢这方的进攻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

高欢,东魏王朝的建立者之一,北齐王朝的奠基者。在南北朝时期,这绝对是一个猛人。他出身孤弱,最初不过是六镇一个小小的戍卒,凭着一身英雄胆,征战天下,终于混成一代名将。

在玉壁之战之前,以高欢为主将的东魏,跟以宇文泰为主将的西魏,已经打了四场大战。

第一场战役:小关之战。高欢被宇文泰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落荒而逃。

第二场战役:沙苑之战。高欢卷土重来,与宇文泰缠斗,结果中了宇文泰的阴谋诡计,再次败逃。

第三场战役:河桥之战。两方打了个平手,谁也没捞到便宜。

第四场战役:邙山之战。宇文泰差点被打残,幸亏有独孤信营救才逃跑。然而高欢率兵至西魏城下,竟然看见宇文泰的牛逼部属,解衣斜躺城楼上,蔑视他们的来到。高欢犹如当年司马懿,只在城下转了几圈,就撤军了,也没捞到便宜。

玉壁之战,则是东魏与西魏的第五次较量。

此次征伐,高欢率军十万,以必胜之心,准备一举拿下东魏,统一北方。而他以为,玉璧作为一个要冲之地,拿下它,以便解除后顾之忧。竟然做梦都没想到,这次缠住他的,不是老对手宇文泰,竟然是个江湖后生韦孝宽。

韦孝宽是何许人也?你跟我高欢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高欢彻底疯了。

眼看巨缦挡住攻车,高欢立即下令道:找长竿,绑松枝,浇油,点火,烧布。

高欢想到这招,应该很得意。因为,只要烧掉巨缦,火自然就会蔓延,甚至玉璧整座城都烧起来。

他想得太美了。

高欢城外的火把才举起,城内的韦孝宽立即派人制造了长铁钩。火竿一来,锋利的铁钩就扑上去,把火竿割下,浇油的松枝也随之纷纷散落。

高欢再次傻掉了。

高欢一生都是在火里锤炼过来的,他从来没见这种比宇文泰还精,还独孤信等老对手还滑的家伙。

真是后生可畏啊。

后生可畏又怎么样?难道我们这些老江湖就活该滚蛋,挪屁股给他让位吗?高欢紧紧的握紧了拳头,他似乎听到手指关节都在叭叭作响。

该是出重拳的时候了。

高欢像一只如在火上烤般焦虑的老虎,韦孝宽就像一只唾手可得的肥羊,而玉璧就像装肥羊的笼子。高欢围着笼子一般的玉璧城,绕了一圈,立即做出了一个史无仅有的破城之计——拆城。

拆城,没有城管雷厉风行的作风,根本干不来这事。可事实证明,高欢的创意与思路,颇具现代城管的暴力风范。

高欢派人日夜加班,从玉璧城的四面,穿地挖地道。四路人马,同时开工,挖了二十一条地道。这就好像在玉璧城底下,挖一个偌大的地下室。为了避免塌方事件,高欢在掏空玉璧地底的过程,以梁柱做桩,顶住玉璧城。

完工后,高欢派人以油浇柱,并以火烧之。

好戏就要开始了。

高欢以为,火烧油柱,柱崩城塌,这是必然的事。城一塌陷,韦孝宽你就等着哭天喊地地救命吧。

果然不久,烈火烧坏了柱子,玉璧城只听见四处传来嘣嘣嘣的响声,四面城墙陆续塌方。

然而这时韦孝宽也没闲着,他似乎早料高欢有这么一着,每塌一方,他的工程兵迅速抬着木头,于塌方处迅速搭起了木栅栏!

高欢更不能闲着,他迅速发起攻击。可是攻了几个来回,玉璧城就像个铁笼子,仍然奈它不得。

高欢震惊了。

这是他从来没遇到过的事情。他跟韦孝宽的顶头上司,宇文泰交战的时候,双方都是攻守有余,互有进退的。然而眼前这个韦孝宽,守着一个小小的玉璧城,城外又没有救兵来援,怎么硬得像块骨头,连他这条老恶狗都啃不掉。

难道,韦孝宽就是传说中的,神灵附体了吗?

高欢实在不甘,但他已经露出懈气了。他怕这个笑话传出后,会成为江湖永远的笑话,他更怕这一战之后,他永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了。

他马上征杀一生,跟韦孝宽较量的这一年,他恰好五十有余。知天命之年哪,来日无多,难道真的老了吗?

高无可奈何何。但又必须硬着头皮跟韦孝宽斗下去。这不仅是颜面的问题,也是战略上不得已的事情。十万兵马,连一个要冲之地玉璧城都拿不下,他又怎么鼓动自己的兄弟们杀入西魏,一统北方呢?

高欢只好派出使者,到城下跟韦孝宽对话。

高欢使者问:“没有听说有救兵要来支援你,你为什么还不投降呢?”

韦孝宽这样回话:“我城池严固,兵食充足,你们攻者之劳,我守者自逸,事情还没到需要支援的地步。不过,我倒是担心你们这一来,就有回不去的危险了。不信就等着瞧吧,反正我韦孝宽是关西真男儿,不会跟你投降的。”

高欢使者顿然沉默,无话以对。

停了一会儿,又对城上喊话道:“城上的人听着,韦孝宽享受国家荣禄,等死不受降,那是应该的。可是你们这些跟随者,凭什么要跟着他受死?”

高欢使者说着,只听见嗖的一声,向城上射了一封帛书,上面写着取韦孝宽首级的奖赏价格。

高欢使者继续对城上喊话:“城上的兄弟听着,我们大帅说了,能斩城主韦孝宽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匹!”

帛书射到城上,士兵就取下交给韦孝宽。韦孝宽一看,笑了。

他笑的是,高欢已经黔驴技穷了!

韦孝宽在高欢射来的帛书反面,写下了一句话。然后,他叫人把帛书射出去,并且大声喊话:“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

高欢捧着韦孝宽从城上射下的帛书看着,火星直冒,双嘴颤抖,浑身无力,不知言语。

好一会儿,高欢猛然醒悟,大声吼道:“来人,把韦迁推出去,传话!”

韦迁,韦孝宽兄弟的儿子,此时正落在高欢手里。高欢使者把他推出去,又对楼上的韦孝宽喊话:“城主听着,你若不投降,韦迁立马尸首分身。”

韦孝宽站在楼上,犹如巨人,威风凛凛。作为对手,他曾经佩服高欢的英雄气概。然而今天,英雄露出胆怯无能的一面,以亲人来威胁对手,实在卑鄙无耻。。

当年,刘邦和项羽于沟壑对弈的时候,英雄项羽也推出刘邦的父亲,说如若不投降,就把刘父烹了。刘邦都无所顾忌,调侃项羽说,那就请烹吧,咱们可是结拜兄弟,我父即你父,烹了给我端来一碗人肉汤,气得项羽只能干跳脚!

今天,难道高欢要学项羽故伎重演吗?

如果这样,我奉陪到底!!

那时,高欢跟韦孝宽大斗六十日。兵疲马困,智力俱穷,气得疾病大发,卧榻不起。一天夜里,天上坠下陨石,高欢大惊,以为韦孝宽发动进攻了,连夜解围逃亡。

第二年,高欢因玉璧之战耿耿于怀,抑郁而死。韦孝宽守城有功,被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建忠郡公!

本文作者:月望看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