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秦史15|齐国老牌霸主 迫使秦国取消帝号野史趣闻

2018-10-23 23:05:56

在战国七雄中,齐国的强国地位确立最早,维持时间最久。自西周建立以来,齐国就一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齐国地处古称“海岱之区”的齐鲁文化区域,文明程度比较高,政治改革也起步较早,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


在春秋时期,齐公是第一位名副其实的霸主。在战国时期,齐国的综合实力也属一流,战国中期,一度出现“秦与齐争长”的局面,两国还曾相约称帝。

齐国本是姜尚(吕尚、太公望、姜子牙)的封地,国君为姜姓,战国初期被田氏取而代之。

春秋时期,齐国是首霸之国。齐桓公革新政治,首创霸业,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齐桓公在位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关乎齐国命的事情。陈厉公死后,国内出现君位之争。他的儿子陈完因逃避国内战乱而来到齐国。齐桓公任命陈完为工正,并改称田氏。数代之后,田氏发展成为大族。田乞、田常(田成子)父子利用齐国内乱,先后杀死齐君茶、齐悼公。田氏占夺了君位,却保留了“齐”的国号,史称此后的齐国为“田齐”。公元前386年,田和在位期间,周王确认了田齐的诸侯地位。许多史学家把这件事作为判分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在齐威王、齐宜王时期,齐国曾盛极一时。齐威王励精图治,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又任用著名兵法家孙膑为军师。他革新政治,任贤纳谏,果断地清理官场积弊,使齐国的政治面貌一新。齐国起兵西击赵、卫,迫使赵国归还侵占的国土和长城。田忌、孙膑又先后以“围魏救赵”、“增兵减灶”之计,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大破魏国军队。齐宣王大开稷下讲学之风,任命一批思想家为上大夫。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迅速攻占燕国都城,杀燕王哙和燕相之子。公元前301年,齐国联合魏国、韩国进攻楚国,大破楚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

公元前298年,齐、魏、韩三国合纵攻秦,与秦军相持三年,终于攻破函谷关,迫使秦国归还部分此前占据的魏国、韩国土地。齐国接连压服魏、燕、楚、秦。


当此之时,齐国威震诸侯。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不久齐国违背盟约,迫使秦国取消帝号。这表明了当时齐国是与秦国东西对峙的两大强国。

本文作者:历史品读君(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