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开隋”四大名将野史趣闻
1、高颎(541—607)字昭玄,一名敏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谋臣 ,隋代名相。自称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是杨坚妻父的僚佐,官至刺史。
高颎
高颎袭爵武阳县伯,官下大夫。因平齐功,拜开府。周大象二年(580)杨坚辅政,知高颎强明,知兵事,多计谋,遂任高颎为相府司录。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反杨坚,高颎自请监督诸将进军,很快平定了尉迟迥。军还,进位柱国,迁相府司马,成为杨坚最得力的助手。隋朝建立,高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为当朝首相。他明达世务,自任宰相后,竭尽全力协助隋文帝杨坚处理朝政。政刑大小,无不筹划;荐引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文武人才为隋朝出力;综合前朝旧法,主持修定隋律;创立输籍定样,使赋役和评定户等的准则家喻户晓,从而招徕了大量浮客,增加了国家编户。开皇八年(588)隋朝以晋王广为元帅伐陈。高颎为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灭陈,完成南北统一,以功封齐国公。高颎为相近二十年,又曾统兵出御突厥,对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起了很大作用。隋文帝拟废太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时,高颎反对,渐被文帝和独孤皇后疏忌;开皇十九年被人诬告免官。仁寿四年(604),隋炀帝杨广即位,高颎复起为太常卿。大业三年(607),因对炀帝的奢侈和当时政事有所非议,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日被杀。
2、韩擒虎(公元538年-公元592年12月26日),隋朝名将,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容仪魁伟,有胆略,好读书。北周时,任都督、刺史等职,袭爵为新义郡公。陈出兵进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 ,后又屡挫陈师。
韩擒虎
隋开皇元年(581),任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安徽合肥)。作灭陈准备。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举攻陈时,领军为先锋,从右翼进攻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率500锐卒夜渡长江,迅速袭占采石( 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 ),半日内攻克姑孰(今安徽当涂),然后进军新林(今南京西南)。陈军畏惧,镇东大将军任忠等相继投降。韩擒虎率500精骑,由任忠直引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后主陈叔宝。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后以行军总管屯金城(今甘肃兰州),旋任凉州总管。十二年,还京后病卒。
3、贺若弼(公元544年-公元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贺若弼以伐陈有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
贺若弼
公元604年(仁寿四年),杨广即位为帝,贺若弼就被疏远了。公元607年(大业三年)七月,贺若弼随杨广北巡至榆林。杨广命人制造了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用来接待突厥启民可汗及其部众。贺若弼认为这太过奢侈,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被人所奏。杨广认为他这是诽谤朝政,于二十九日(公元607年8月27日)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时年六十四岁。
4、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军。隋初,因大将军尔朱勣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今甘肃敦煌西)为戍卒。隋开皇三年(583),秦州,总管窦荣定击突厥,遂至辕门请自效。奉命与突厥单骑比武决胜负,驰斩其一勇士,使突厥军不敢再战而退。每行军作战,身先士卒,善抚部下,将士乐为效力。因其南征北战,屡建战功,遭杨素嫉妒诬陷,被隋文帝冤杀。
史万岁
本文作者:历史骑兵(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