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何定都“四战之地”开封野史趣闻

2018-10-23 19:32:37

公元960年,宋太祖建立北宋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开封无山水之险,远没有长安﹑洛阳的地势险要,实乃易攻难守之地。此后,辽宋、宋金战争,开封屡次受到威胁。在金国第二次攻打开封的战役中,北宋政权受到了灭顶之灾,酿成了举世闻名的“靖康之耻”。开封作为都城有诸多不利因素,然而北宋为什么仍然选择定都在这里呢?

宋太祖曾想迁都洛阳、长安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然而考虑到开封无险可守,国防压力极大,所以赵匡胤非常想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想依托山河之险,来抵挡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的冲击,进而达到裁撤军队的目的。

洛阳、长安的险要是毋庸置疑的。从洛阳来说,她是中原战略要地,地扼秦晋豫三省要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长安来说,其地号称“被山带河,沃野千里”,秦国就是依托长安,最终统一六国。此外,洛阳、长安都是众多王朝的建都地,可谓是充满“王气”之地。然而赵匡胤高瞻远瞩的想法,却遭到了他弟弟赵光义(后来的宋太宗)以及群臣的反对,最终不得不流产。

对迁都开封的理由

1.洛阳当时破败不堪、粮食短缺

赵匡胤于公元927年在洛阳夹马营出生,因而对洛阳有特殊感情。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下诏西幸洛阳祭祀天地,并打算从此留在洛阳。

起居郎李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上书“陈八难”,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当时的洛阳已破败不堪。由于多年战乱,往日繁华的洛阳城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不仅人口少,而且宫室破败,远比不上繁华的开封。然而赵匡胤并不为之所动,而是毅然重建洛阳城,并屡次视察洛阳。

赵匡胤曾多次做群臣的工作,称洛阳为形胜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阳之意。然而郎有情而妾无意,群臣虽表面不反对,但大多数人仍不乐意迁都。

2.开封漕运发达,粮食多

迁都是牵涉到国家命运的大事,群臣有意见不可能不提,况且他们知道赵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见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种机会向赵匡胤进谏。

一天,赵匡胤的老部下李怀忠见皇上略有闲暇,便上前进言,他说:东京有京杭大运河经过,几十万士兵都得依靠大运河的漕运吃饭。假如迁都洛阳,北宋就得面临严重的吃饭问题。

就当时形势而言,李怀忠这一番话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后梁建都开封以来,几代统治者便不断开挖运河,以通漕运。尤其是后周世宗柴荣,屡次下诏开挖运河。经不断疏浚和开凿后,基本形成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蔡之粟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地区入五丈河达京。使开封便于取得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物资,解决首都开封数十万禁军和百万居民的粮食和物资供给问题。这在当时是建都长安或洛阳都无法办到的。所以赵匡胤认为李怀忠的意见确实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变不了赵匡胤迁都的决心。

3.安邦“在德不在险”

群臣的意见赵匡胤可以不听,可晋王赵光义的意见赵匡胤却不得不听,因赵光义是他的皇位继承人。当赵匡胤把迁都洛阳和长安利在有险可守的想法告诉赵光义时,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赵匡胤一时语塞。赵光义离开后,赵匡胤对左右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赵光义反驳赵匡胤引用了吴起的故事。在船上,吴起与魏武侯讨论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对国家安全哪一方面更重要的问题,吴起认为,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时代三苗氏德义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纣修政不德,虽有险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运,所以说安邦治国“在德不在险”。眼看晋王和群臣都持反对意见,赵匡胤只好放弃了迁都的计划。

建都开封的严重后果

北宋作为一个被北方少数民族灭亡的王朝,建都开封是难辞其咎的。

首先,开封自古为四战之地,周围又没有山岭险阻,建都于此,遇强兵入侵时如何防守就成为严重的问题。开封的地理环境四通八达,水陆交通方便,在宋代作为经济中心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作为政治军事中心条件尚不完全具备。

其次,开封太靠近黄河了。黄河自古就难治,在古代每年因为黄河而死的人民不计其数,所以封建王朝历来都会对治理黄河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北宋建都开封,这无疑会更加加深国家和人民治理黄河的负担,这也是最终压死北宋的稻草之一。在军事上,太靠近黄河也是个致命的弊端。战国时秦国曾四次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公元前225年,秦军决黄河水灌大梁,结果城坏魏亡。

再次,开封无险可守,保障首都安全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兵力补足。北宋开封一带经常驻军数十万,城里城外连营设卫,以代替山河之险。大量冗兵云集京师,大大增加了开封对运河的依赖性。时间一久,就造成政府财政开支负担沉重,百姓困于徭役。人民要花费宝贵的农耕时间来为国家开凿运河,疏浚航道,这样容易使得人民因误了农事而造成穷困。

最后,开封粮食和物资的主要来源地是长江下游。宋初,长江下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自成为京师的粮食和物资主要来源地后,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建都开封,宋朝开国不到百年,民力几乎耗尽,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停滞,北宋政府经常入不敷出,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和人民都喘不过气来,财政上的“积贫”和军事上的“积弱”成为不可挽回的趋势。1126年,金国见北宋已弱不禁风,兴兵大举南下,包围开封。1127年,金兵占领开封,北宋灭亡。

本文作者:上官婉婉(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