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问俘虏:史可法是不是真的去世了?俘虏说:洪承畴殉国了吗野史趣闻
导读:洪承畴是明末重臣,他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1616年),此后步步高升,历任陕西三边总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绰号“五省督师”,在镇压张献忠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时,立有大功,深得崇祯皇帝倚重。
崇祯十二年(1639年),面对清军两路南下的严峻态势,崇祯帝大惊,他立刻宣布京师戒严,然后下诏让正在西线与农民军作战的洪承畴率军回防,任命洪承畴为蓟辽总督,负责东北的防卫。
结果证明洪承畴打得过张献忠和李自成,但是却打不过拥有八旗劲旅的皇太极,崇祯十五年(1642年)洪承畴的军队在松锦之战中,被皇太极击败,洪承畴本人也被俘虏,最终投降清军,背叛了大明,皇太极任命洪承畴为大学士,这是一个虚职,洪承畴由此成了可耻的汉奸。
说起洪承畴的投降过程非常有意思,洪承畴在刚刚被皇太极俘虏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英勇无畏”,他严词拒绝了皇太极让他投降清朝的建议,表示宁死不降,如果再逼迫他,他就自杀殉国!
皇太极没办法,就让手下的著名文臣范文程前去劝降。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之后,21岁就投靠了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也是皇太极的心腹谋臣,足智多谋,城府极深。
范文程见了洪承畴并不着急劝洪承畴投降,而是对洪承畴嘘寒问暖,谈论古今大事,洪承畴不知是计,和范文程聊得很投机。而范文程却借此机会仔细的观察着洪承畴的一举一动,看看洪承畴是否真的一心求死,绝不投降。
结果范文程发现洪承畴在和自己聊天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房梁上的灰尘落了下来,正好落在洪承畴身穿的旧衣服的衣袖上,洪承畴多次用手去掸灰尘。洪承畴这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让范文程看在了眼里。
范文程马上找了个借口告别了洪承畴,然后到了皇太极的寝宫,向皇太极回奏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范文程不屑的对皇太极说:“皇上,洪承畴绝对不会自杀,臣和洪承畴交谈时曾仔细观察他,发现他对一件旧衣服都如此爱惜,何况是他自己的性命呢!洪承畴只是在矜持伪装,只要皇上您再说几句好话劝降,洪承畴一定会投降!”后来果然如此。
洪文襄公承畴被擒时,太宗命范文肃公往说,文襄谩骂不已。文肃善言抚之,因与谈论今古事,适梁间积尘落文襄襟袖间,文襄屡拂拭。文肃遽辞归,奏太宗曰:「承畴不死矣。其敝衣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洪承畴投降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二十四日,扬州被清军攻破,守将史可法英勇不屈,兵败自杀,壮烈殉国。后来又有一种说法,说史可法并没有死,被杀死的是假冒的,真正的史可法已经逃跑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洪承畴的耳朵里,洪承畴和史可法本是至交好友,他一直想营救史可法,但是没有机会,听到史可法有可能没死,洪承畴很开心,但是他又无法确认消息的真实性,心里非常焦虑。
正好这个时候江南一带爆发了反对清朝统治的起义,其中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叫做孙兆奎,孙兆奎本是史可法的手下,和洪承畴也是熟人。史可法英勇殉国后,孙兆奎逃到了苏州吴江起兵反清。
然而孙兆奎空有一腔复国的热血,但是对打仗一窍不通,组织了几千人的部队,都是乌合之众,很快就被清军击破,孙兆奎也被俘虏成了清军的阶下囚。
洪承畴得知孙兆奎被俘虏后,在大牢见了孙兆奎,并且和他谈起了过往的旧事,同时夸赞清朝的皇帝如何英明神武,其实顺治那会还是个孩子。客套完毕,洪承畴开始询问史可法的事情,这也是他见孙兆奎的目的——确定史可法是否真的去世了。
洪承畴问孙兆奎:“你跟了史阁部(史可法)这么久,又在江南起事,熟悉那里的情况,究竟史阁部是死是活?请你务必实话告诉我。”孙兆奎听了哈哈一笑,回答说:“经略(指洪承畴)从北方来,也一定知道那里的情况,请问在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指洪承畴)到底是死是活?”
洪承畴明明就活生生的站在孙兆奎眼前,孙兆奎为何要这样问洪承畴呢?其实孙兆奎这是在羞辱洪承畴。洪承畴当初在松锦之战中在松山战败被俘虏,当时就应该殉国自尽,却不顾国威君恩,投敌叛变,做了苟延残喘的汉奸!
孙兆奎这样反问洪承畴,是在向洪承畴表明一个态度:洪承畴这样的败类,有何资格知道史可法的死活?史可法有洪承畴这样的朋友,是史可法最大的耻辱!洪承畴何等聪明,顿时秒懂,孙兆奎的一席话,反驳的洪承畴羞愧无比,洪承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买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但是洪承畴毕竟是个见惯了大场面的人,他虽然内心羞愧无比,但是脸上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红,当时的人们嘲讽说洪承畴的脸“乃革制者”,骂洪承畴脸皮厚得像是由动物皮革制成的,真是彻底没有羞耻心了!
孙兆奎最终被清军杀死,从孙兆奎身处囹圄,依然敢于对洪承畴嘲讽讥刺来看,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虽然他没有洪承畴的地位,也没有出众的军事才华,但是他对得起史可法,对得起大明,对得起洪武大帝朱元璋,比起洪承畴他才是史可法的知己好友!
洪承畴降时,方喧传扬州史可法实未死,当时就义者伪也。洪与史交最密,初欲救之,不及,恒引为憾。当时扰乱之际,乱事纷起,吴中孙兆奎其一也。孤军被陷,执送南都。时洪当国,知 孙至,与谈旧侣,并盛奖新君。便问及史,曰:「公在兵间,审知故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松山殉难故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洪大惭,惟面色不红,时人谓洪之脸皮乃革制者。孙卒遇害。
参考文献:《清稗类钞》 《元明事类钞》 《明朝纪事本末》
本文作者:绣梦才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