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一个世人不解的悲怆人生野史趣闻

2018-10-23 19:02:52

1644年3月18日,闯王李自成率军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身亡。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眼见国破家亡,大明众多将领都自杀谢罪。唯有一人不仅未自杀还投降了清朝,他就是明朝著名朝臣——洪承畴。

洪承畴投降清朝后,利用以前身为明朝大学士的身份招抚南方人士。不想,南方人士根本不想承认洪承畴的存在。他们更希望以前敬重的大学士洪承畴已经伴君自杀,留名于青史。

洪承畴早年的学生金正希跑来看望老师,说写了篇文章请老师指点。洪承畴此时心情烦躁,无心斟酌文章,便借眼疾不想看。金正希坚持要读给老师听。于是,他当众展开书卷,高声朗读了上一年上吊殉国的崇祯皇帝为洪承畴写的悼文。顿时,满堂皆惊。侍卫匆忙进来把金正希关入死牢。大堂之上,听着掷地有声的文字和昔日学生的呼喊,洪承畴此时痛苦万分。

洪承畴曾为感激崇祯皇帝的宠幸,写了副对联贴在厅堂之上:“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他降清后,有人将这副对联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实际上,洪承畴的最后岁月,一直笼罩在屈辱和尴尬之间。他入清后曾回乡省亲,在泉州建造府邸。洪府建成后,没有一个亲友、故旧上门。就连洪承畴母亲和弟弟都拒绝入住。弟弟痛感国家灭亡、兄长投敌,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携母亲避居船上,泛江隐居。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心力交瘁、目疾加剧,第二年解人任回京。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洪承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清朝追赠其为少师,谥号文襄,葬于北京


洪承畴前半生为明朝尽心尽力,深得崇祯皇帝宠幸,民间也很敬重这位正直的大学士,亲人都以其为荣。但不想洪承畴却投降清朝,牺牲自己的名节,效力二十多年,招抚明朝旧部,几经大战引导清朝坐稳江山,无怪被世人唾骂,留骂名于史。

本文作者:会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