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参半洪承畴野史趣闻

2018-10-23 19:00:35

洪承畴镇压过农民起义,而后又兵败投降清朝,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赫赫战功。他集功罪与一身,是史学界众说不易的风云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朝廷任命学过兵法、善于治军的洪承畴为延绥巡抚。次年,洪承畴升任陕西三边总督,主持镇压陕西农民起义军。他根据义军缺乏经验、各自为战的弱点,制定了以剿为主、分割包围、个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残酷镇压了多支农民起义军。

崇祯七年【1634年】,洪承畴被升为兵部尚书,他除了担任陕西三边总督之外,还总理湖广、河南、山西、保定等处军务,成为了镇压明末起义军的军事总指挥。

崇祯8年,高迎祥率领起义军攻入安徽凤阳,火烧皇陵,挖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坟。次年,洪承畴使用反间计将高迎祥俘虏并将其杀害。

高迎祥的牺牲给农民军带来了重创,李自成在万分悲痛之中接过了战旗,成为了明末起义军的首领。1638年,李自成向潼关进军,洪承畴摆下伏兵在潼关将李自成打败。俘杀高迎祥,重创李自成,充分显示了洪承畴的军事才能,因此崇祯帝对洪承畴给予厚望。

洪承畴在潼关打败李自成后,心想农民军这群乌合之众好对付,但他在沾沾自喜之时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这就是李自成从他的包围之中逃跑。后来李自成重整旗鼓,挥师进入北京,逼迫崇祯吊死在万岁山。

正当朝廷上下沉醉在战胜起义军的喜悦之中时,皇太极率兵讨伐明朝。洪承畴被任命为蓟辽总督,总揽对清的一切战事。皇太极命令多尔衮。围困锦州,洪承畴主张以持久战解除锦州之围,明清双发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而在此时,兵部认为筹集军饷困难,力主让洪承畴速战,崇祯皇帝也有同样的看法。当时,洪承畴在战场上从容指挥,力挫多尔衮和豪格的进攻。经过惨烈的厮杀,明军控制了松山至锦州之间的制高点乳峰山。

然而就在此时,明军的粮仓遭到清军劫掠,松山存粮已不足三日,明军军心大乱。洪承畴 召开了紧急会议,提出要与清军展开决战。但是大多数将领主张突围到宁远,在伺机反攻。

其实明军的突围计划早就在皇太极的预料之中,他周密部署,重兵拦截,致使明军主力损失大半,洪承畴被俘,降清。

洪承畴投降清军之后,受到了皇太极及贵族大臣的厚待。洪承畴率领清军入关没清朝的问鼎中原 立下了难以磨灭的功勋。

皇太极生前对洪承畴恩宠有加,但因其毕竟是变节之人,皇太极对他不敢重用。顺治初年,多尔衮摄政之后,洪承畴才被委以重任。

崇祯自缢身亡之后,洪承畴意识到明朝的灭亡是不可逆转的结局,他因此向多尔衮建议,清军应争取明朝军民的拥护集中力量来打击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他强调应该保护人民的利益与生命财产的安全,禁止军队对人民进行打劫、屠杀。

1652年,顺治皇帝让洪承畴担任清军主帅前往征讨湖南、广西、四川与南明将领李定国和孙可望。不久南明内部起内讧,孙可望为李定国所败,而后投降洪承畴。

清兵在数月之内迅速占领了贵州并开赴云南,明桂王逃亡缅甸,洪承畴以年迈不愿意追击为由请求返回北京,得到了顺治的批准。

而后的洪承畴因招抚江南有功,被清廷大加赞赏。洪承畴是获得清政府赏赐财物最多的一位汉臣。

本文作者:论古谈今(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