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十二岁拜相,一个被当做常识的历史谎言!野史趣闻
文/省油的灯
一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少年天才,总会提到战国末期的秦国的少年天才,十二岁就拜相的甘罗。但是如果仔细看看关于甘罗为数不多的史料就会发现,十二岁拜相本就是一个有待商榷的说法。
甘罗拜相的经历,要从吕不韦派张唐赶赴燕国担任丞相这个任务说起。本来国家指派公出是件好事,结果因为张唐和赵国有旧怨,而去燕国必经过赵国,张唐任由吕不韦说破了嘴,就是一句我不去。
吕不韦无奈犯愁,这时门下的小甘罗出场,承担说服任务。他先运用对比的手法,告诉张唐,牛逼如白起违逆远不如吕不韦的范睢,结果都是死,何况你一个远不如白起的将军。吓过之后,小甘罗又安慰张唐,不去肯定死,去了不一定死,张唐就这样被忽悠上路了。
甘罗又请命出使赵国为张唐铺路,凭借秦国的威势吓唬已经软蛋的赵国,说秦国要和燕国联合攻赵,赵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赶紧,割地十几个城池给秦国示好。
甘罗就凭借这样的功劳被秦始皇封为上卿。甘罗拜相的说法也就是因此而来。考证这个说法的准确性,要看看上卿究竟是什么?
在春秋时期卿是国家高级官员,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卿无疑就是高官中的高官,很有权力,说他是国家丞相那没毛病。但是上卿到了战国时期就已经由官职变成爵位,地位尊崇,一般国家的丞相会被授予上卿的爵位,但是并不代表上卿就是国家的丞相。
比甘罗更早一些的战国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被封为赵国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时候上卿还是很有地位的,但是实际上也已经不是官职,只是单纯的爵位了。廉颇不服气是因为自己有野战军功爵位反而不如人家动动嘴皮子,这是因为爵位的差距而不是官职的大小。所以说蔺相如和廉颇将相和也是不准确的。
到了甘罗这个时期,已经处于战国末期,高爵位未必就代表高官位,甘罗实际上也就是有一个同丞相相同的爵位,但实际权力同丞相差太多了!但是甘罗的爷爷甘茂确实当过丞相,甘罗被封为上卿之后秦始皇就将他爷爷的宅院赏给了他。从另外的角度来说,甘罗拜相要比甘罗拜卿好听多了,将相和也要比将卿和好多了!
【省油的灯】闲看风云,扯淡人生
本文作者:省油的灯(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