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十二为相”的历史真相野史趣闻

2018-10-23 18:00:48

甘罗的祖父甘茂曾任秦国的左丞相。在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后来,甘茂受到排挤,郁郁而终。12岁的甘罗投奔到秦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了门客。

在许多史籍和古代文艺作品中,都有“甘罗十二为相”的说法,这难道是真的吗?

甘罗是战国末期人,是秦相甘茂的孙子。据《史记》记载,甘茂亡命并“卒于魏”后,才华闪烁、智力非凡的甘罗在12岁那年便做了秦相吕不韦的家臣,后又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出使赵国,说服赵王割五座城市给秦,并把随后所攻取的部分燕地分给秦。甘罗因说赵有功,被秦王赢政封为“上卿”。

实际上,“卿”与“丞相”,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官僚体制中,是有区别的:“卿”是古代奴隶主政权中高级官员的通称。进入封建社会后,历代王朝皆沿用此称,但其地位和职掌与商、周时不同; “丞相”,战国时秦国始置,是朝廷最高行政长官,协助帝王处理全国政务,故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说。而“卿”的职权就小多了,有的“卿”仅仅为皇家掌管御马。可见卿与丞相之爵位,在封建官制中是泾渭分明的。

尽管在赢政时代中的丞相名册中,确实查找不到甘罗的名字,但甘罗12岁被封为“上卿”,也实属出类拔萃。怪不得历代墨客骚士会添油加醋,对其极尽美化,以生花妙笔,将其塑造为少年丞相。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甘罗十二未做相却是事实。

有一天,甘罗听说秦国要联燕攻赵,吕不韦决定派大臣张唐出使燕国。可张唐因为曾率军攻打赵国,占领了大片土地,赵王对他恨之入骨,出使燕国必须经过赵国,张唐担心会有不测,就坚决不肯去。于是,甘罗找到吕不韦主动请缨:“我知道丞相正为张唐的事烦恼,您何不让我去劝劝他?”吕不韦没好气地回答道:“小孩子不要口出狂言,我自己请还请不动他,你怎么劝?”甘罗微微一笑,说:“项橐(tuó)7岁就被孔子尊为老师,我比他还大5岁,你怎么就不能让我试试?”吕不韦见他如此自信,不由心生赞赏,“好,那你去试试吧!事成有重赏。”

张唐听说是吕不韦的门客来访,连忙出来相见,却发现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孩,便脱口而出:“你来干什么?”甘罗不动声色地说:“来给你吊丧。”张唐大怒,“小家伙怎么如此无礼!”甘罗笑着说:“我可不是胡说,你想啊,你和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唐回答:“武安君功绩显赫,我怎么敢和他相比?”“应侯范雎和文信侯吕不韦相比,谁不好惹?”张唐答道:“那当然是文信侯啦。”甘罗继续说:“既然如此,你为何还对他的指令推辞不接?当年应侯想攻打赵国,武安君反对,离开咸阳七里就被应侯派人赐死。你觉得文信侯会饶了你吗?”张唐顿时呆若木鸡,惊出一身冷汗。甘罗见状又说:“只要你同意去燕国,我愿意替你先去一趟赵国。”张唐赶紧答应,并连声道谢。

甘罗回去把情况汇报给吕不韦,“张唐虽然不得已答应去,可经过赵国时还会遇到麻烦。我想替他先到赵国去一下。”吕不韦答应了他。

赵王早就听说秦国准备派人到燕国为相,心里一直很焦急,担心秦国和燕国联合起来攻打自己,听说秦国使者求见,连忙请进来。见甘罗只是个小孩,心中不由惊奇,再看甘罗长得气宇轩昂,不禁心生喜爱,问道:“秦国过去有位姓甘的丞相是你什么人?”“是我祖父。”“哦,你今年多大?”“小臣今年已经12岁了。”赵王听了哈哈大笑,“秦国难道无人可派吗?让你这个小孩子出来!”甘罗不慌不忙地答道:“我们秦王用人,都是按才能的大小让他承担不同的责任。秦王认为这是件小事,所以就派我来了。”赵王听了不由对小甘罗生了几分敬重,问:“你到赵国来究竟有什么事?”甘罗反问道:“大王是否知道燕太子丹入秦做了人质,不久张唐要到燕国为相?”赵王点点头。“既然如此,你还能坐得住啊?燕秦交好,就是想攻打赵国,扩大河间的地盘啊!”“是吗?那您有何见教?”“大王不如送秦国5座城池,秦王一高兴,你就请求他遣回燕太子,断绝秦燕之好,这样你就可以放心攻打燕国了。以强大的赵国攻打小小的燕国,还愁得不到5座城池吗?”赵王听得连连点头,赏给甘罗黄金百两、白玉一双,并且把送给秦国的5座城池的地图让他带给秦王。

甘罗回到秦国,秦王大加赞赏,封他为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职),赐给他田宅。秦燕绝交后,赵国派军攻打燕国,得到30座城池,又把其中的11座城池送给了秦国。年方12的甘罗不费一兵一卒就为秦国赢得了16座城池。 可惜,这位历史上罕见的神童受封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延伸阅读:宋代人的斗茶

关注书房记微信公众号ID:shufangji2013

点击下方订阅,订阅↓↓↓书房记头条号

本文作者:书房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