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把他视为偶像,挂上画像膜拜他,只为自欺欺人野史趣闻
东厂太监本想给后世留下好名声,让自己流芳千年,拿他作为偶像以来欺骗世人,其实是自欺欺人。
'东厂'全名'东缉事厂',该组织的头领是由皇帝最信任的太监担任的,是为'钦差',这两个字显示出了这个官职的与众不同,事实上就是如此,与同为特攻队的'锦衣卫'不同,东厂头头直接面向皇帝,其他人则一律不用管,所以不论是内阁的首辅还是六部的部长都无法对东厂人员做出惩处,因此平日里耀武扬威的文武百官们见到东厂人员那是要多远跑多远,就跟耗子见到猫一样。而同为特攻队的'锦衣卫'在见到东厂人员时也会不自觉地低人一等。

朱棣建立东厂的目的是为了监察文武百官,也就是防止官员'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事情。起初东厂的权利有限,只有侦缉、抓人的权利,并不能很好的完成监察百官的任务,于是后来皇帝便给他们开通了不少权限,到了明朝晚期东厂更是拥有有了自己的监狱。这意味着东厂已经拥有了一套独立于司法机构之外的司法系统,嫌疑犯们可以享受到侦察、抓捕、审讯、关押等'一条龙'服务。这对真犯人没什么,但对一些冤屈者来说那就苦不堪言了,东厂人员常常屈打成招制造了不少冤案。

事实上,东厂存在的200多年里,除了初期还比较正常外,其他时间里是'好事不做,坏事做绝',放眼整个世界历史上也只有西方中世纪的教廷'异端审判会'能与之相媲美的了。《明史》还记载了一个关于东厂的小故事,在魏忠贤当权时期,京城有四个平民在家喝酒,或许是平日里对魏忠贤的不满,又或者是酒壮人胆,其中一人就骂起了魏忠贤,其余三人连忙闭口莫言,骂人者话语刚停,就有几名东厂人员冲了进来准确的将骂人者带走。

东厂权利已如此之大,管辖下范围如此之广,所造成的冤案自然是极多,因此造成了东厂在朝廷、民间极差的口碑。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东厂是想尽了办法,最终想到了主意就是在大厅中摆上一个忠臣的画像,以此来让百姓们认为东厂人员都是爱国的忠臣,以此达到改变名声的目的。当然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是没有用的,流芳百世是不可能的,遗臭万年却是必然的。说了这么多,那这个被东厂拿来自欺欺人的忠臣是谁呢?他就是是'民族英雄'岳飞,这个为了国家精忠报国尽力一生的人却被一群奸臣拿来当了偶像,不知道岳飞的在天之灵知道后会不会再气死一回。
本文作者:历史一号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