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后到底有没有下嫁给多尔衮?野史趣闻

2018-09-22 13:30:23

她是一个豪迈的女人,来自茫茫蒙古大草原,为国敢舍身;

她是一个睿智的女人,在政治的漩涡中,辨识出最可靠的救命草,将儿子推向至高的宝座;

她是一个神奇的女人,翻转历史的浪尖,成就其孙儿“千古一帝”的美名。

她就是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在世的74年里,先后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的掌权时期,与清朝共同经历了内忧外患、风风雨雨,被雍正帝盛赞为“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

现实中,多尔衮长得很不好看,脸很瘦削,身子骨极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病秧子。孝庄是怎么看上这样一个病秧子的呢?要说这两人之间之所以有了感情,恰恰就是因为他的病,而且还是由皇太极牵的红线。

当年在松锦大战中,多尔衮被打得元气大伤,三种病症同时发作:第一种叫怔忡之症,就是心跳过速;第二种是中风前兆;第三种是咯血症。

这病完全是战争中劳累过度所致,这也导致他几乎绝后——妻妾10人,但后代只有一个女儿。因为这病,皇太极心里很过意不去。原本多尔衮是和他争夺皇位的死对头,而且依照努尔哈赤遗言,天下本应是多尔衮的。但皇太极即位后,多尔衮非但没有报复,反而尽心辅佐皇太极。为了自己的江山把多尔衮累成了这个样子,皇太极深感愧疚,于是就让孝庄去伺候病重的多尔衮。

多尔衮

孝庄与多尔衮年岁相差无几,在照料的过程中,日久生情。或许这感情还夹杂着其他的成分。孝庄早就意识到,一旦皇太极死掉,那么,最有权势的人物就是多尔衮了。皇太极暴死后,又是一场皇位争夺战:多尔衮与豪格。当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的时候,却不曾想到,这里虽然剑拔弩张,杀机弥漫,但夺嫡之战真正的主战场,却在宫禁深处。

多尔衮与豪格两人旗鼓相当,要是真干起来,清朝非得亡国。双方无奈决定各退一步,另立别的皇子。经过孝庄从中斡旋,福临继承了皇位。小皇帝年幼,摄政王多尔衮独揽大权,因此政权易主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孝庄如何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呢?下嫁多尔衮。这多少有些政治婚姻的味道。

关于孝庄下嫁多尔衮,有三条证据。

证据一,抗清将领张煌言在《建夷宫词》中写道:“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上寿”即祝寿的意思。“合卺”是古代少数民族结婚时候的种习俗,就像现在喝交杯酒。这整首诗描绘了皇太后寿辰与婚宴一起举办的热闹场景。

证据二,多尔衮的称谓,从“辅政王”变为“摄政王”,后来又变为“皇父摄政王”。这也恰恰说明了多尔衮与孝庄的关系从隐秘到公开的过程。

证据三,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园分别为清北陵、清东陵和清西陵。皇太极的墓地位于辽宁沈阳的清北陵,而孝庄则被葬在了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两地相距400多公里。按照清朝早期丧葬制度,皇后无论是死在皇帝之前,还是死在皇帝之后,都是要和皇帝合葬的,但孝庄却并没有与皇太极合葬。

顺治帝

在多尔衮死后,孝庄皇后凭借她的智慧胆识,辅佐13岁的顺治帝度过了皇位交替的暴雨疾风,而后又披荆斩棘,辅佐孙子康熙登基,顺利完成政权易手。她在风雨兼程中度过了坎坷波折的一生,留给后世个美丽的传奇。

本文作者:慕容绍宗(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