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琴之我见野史趣闻

2018-09-15 12:30:39

近人将中国古代十大名琴评为:周朝的「号钟」;春秋的「绕梁」;西汉的「绿绮」;东汉的「焦尾」;唐琴「春雷」;唐琴「九霄环佩」;唐琴「大圣遗音」;唐琴「独幽」;唐琴「太古遗音」;明琴「奔雷」。

本人认为,虽唐代制琴高手甚多,然古琴价值名望高低,还当以在历史上之影响,及独特之地位排列。更何况,古琴有十,唐琴居半,夥矣!相传陶潜虽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其琴虽不传,其独特思维,当为首选。另有日本藏有中国「金银平文琴」,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年,将此琴换纳正仓院东大寺,为日本国宝,现藏东京博物馆,当入名琴之列。

因此本人认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琴应是:

其一 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其二 绕梁

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乞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离去三天后,人们认为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春秋时,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一琴,名曰「绕梁」,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湎在音乐中了,昔时,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陷入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问政,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又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不复存在。

其三 绿绮

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家境贫寒,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请他作赋,以自己的「绿绮」琴回赠。「绿绮」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一次,司马相如参加豪富卓王孙宴请,人请他弹「绿绮」助兴。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有意借此机会而「琴挑」,弹《凤求凰》一曲,文君理解琴意,不能自己,当夜便随相如私奔,被传为千古佳话。

其四 焦尾

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有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也称「焦桐」,「烧槽琵琶」。此琴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其五 无弦

《晋书·隐逸传·陶潜》记载说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宋书·陶潜传》也记载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陶潜在自己的《陋室铭》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后,唐代诗人多用「素琴」一词来表示无弦。

其六 春雷

「春雷」为唐代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记之曰: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金灭北宋后,金人将夺自宋宫的珍宝,运往燕京。「春雷」为金章宗所得,成为了金帝宫中的第一琴,被收藏于承华殿中。金章宗死后,以此琴陪葬,十八年后,「春雷」又复出于世,成为了元宫中的珍宝。「春雷」琴被赏赐给了元朝丞相大琴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曾将其赠予老师万松老人。以后,「春雷」琴又复归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以后其琴又归赵德润所有。此琴明朝时,传入明宫之中,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传承有序,堪称奇绝。

其七 九霄环佩

「九霄环佩」是古琴中的精品,为盛唐开元年间四川制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制作,曾在公元756年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继位大典上用过。其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自清末以来即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

琴留有文字记述者共有3人。

第一个是佛尼音布,得到这张琴后,就刻上了「冷然希太古」的评语。

第二人是当时的大琴学家杨时百(宗稷),他非常赞赏这张唐琴,在《琴粹》中说:『欧阳公之琴记,唐琴在北宋 时已不可多得,况更历千年乎?宜乎今日唐琴如凤毛麟角也。近时都下收藏家仅……佛君诗梦之九霄环佩,其声音木质定为唐物无疑。……其余予收藏及所见虽不乏良材,要不能与数琴埒。』

第三人是当时藏有「飞泉」、「独幽」两张唐琴的李伯仁,李伯仁为大琴学家杨时百(宗稷)弟子,杨氏将「飞泉」、「独幽」二琴定为「鸿宝」,而拥有两张「鸿宝」的李氏却将「九霄环佩」奉为「仙品」,「鸿宝」与「仙品」之间的差别,自可不言而喻了。

其八 独幽

「独幽」:灵机式,晚唐。通长120.4公分,琴额宽20公分,琴肩宽21公分,琴尾宽15公分。琴面桐木斵,琴底梓木斵,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翠玉琴轸, 琴徽疑为瑟瑟徽。通体断纹较多,有蛇腹断、牛毛断、流水断、龟背断、梅花断。栗壳色底间朱红漆,鹿角霜灰胎。龙池、凤沼为圆形。龙池内刻有太和丁未(唐文宗年号)四字。此琴曾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船山所藏,后为民国时期湖南琴家李静珍藏。近代著名琴家杨时百(宗稷)称之为「鸿宝」,是古琴界鉴定唐琴的三大标准器之一。

其九 金银平文

日本藏有中国「金银平文琴」,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年,将此琴换纳正仓院东大寺,日本音乐史学家林谦三先生说:『这张琴表里两面,满是金银平纹。凤池内有「乙亥元年季春造作」字样。』是中国流入日本的名琴,被日本定为国宝,日民治十三年(1880年)移进东京博物馆,当入中国名琴之列。

其十 奔雷

明琴「奔雷」,故宫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篆书「奔雷」,两侧刻有藏者题款:

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

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

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

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

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

本文作者:茂林诗书画(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