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为什么下嫁摄政王多尔衮?野史趣闻

2018-09-10 11:30:25

上寿筋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康熙王朝里的孝庄剧照

慈宁宫是皇太后的居处,春官指礼部官员。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慈宁宫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昨天礼部呈进了预先拟定的礼仪格式,因为正遇上太后结婚典礼。1644年,皇太极驾崩。一场激烈的皇位之争展开了。有实力竞争皇位的有三人:长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和第九子福临。其中豪格和多尔衮都是有实力的亲王,得到八旗部队中半数的支持。这时候福临的生母博尔济吉特看中了两红旗旗主礼亲王代善的辈分和威望具有能够左右大局的力量,便紧紧拉住代善,使两红旗旗长支持福临。然后又把镶蓝旗拉至麾下。最后,使多尔衮改变初衷,拥戴福临。幼主福临即位后,多尔衮把持国政,成为摄政王。

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不久,以顺治的名义向天下颁布找书:皇叔摄政王现在是单身,他的身份、地位和相貌皆为国中第一人,太后非常愿意放弃自己的地位嫁给他。因此“太后下嫁”之说自明末清初即已流传。

至于太后下嫁多尔衮,一直以来,史学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根本不承认此事;有的说这事是千真万确,也是符合满族传统的。小编认为,博尔济吉特既然要为自己的亲生儿子谋取皇位,扩大政治势力是其必由之路,因此用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也是符合情理的。

在电视剧和民间野史里,孝庄太后和睿亲王多尔衮也有这么一段情窦初开的关系:两人在同一府邸中长大,颇为投缘,又因孝庄太后出嫁,这段情愫才不得不暂且搁在一边……

事实上,根据正史记载,孝庄乃蒙古族,在草原上长大,12岁时由兄长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而多尔衮约从十五六岁开始,就为满清的江山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虽然满清立国之初,汉化程度尚浅,但一个为深宫后妃,一个乃帐前骁将,相遇的可能性有多大,可想而知。

这在历史上是一桩疑案。至今在清史学界也仍然是肯定者有之,持怀疑否定者亦有之。

本文作者:颖川灵筠(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