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故事下野史趣闻

2018-09-07 16:00:41

安禄山叛乱的迹象逐渐明显起来,朝廷的一些大臣和其他一些节度使也逐渐察觉到了。他们多次提醒唐玄宗,要玄宗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宰相杨国忠更是视安禄山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奏明玄宗,说安禄山要谋反。可是玄宗怎么也不相信,反倒说: ”,安禄山这个人,我待他不薄,他怎能反叛我呢?咱们东边和北边的边境,还要靠他来守,你们不必多担心。”

在玄宗的纵容下,安禄山的势力逐渐壮大,统率着十几万重兵,占当时边镇军队的1/3还多,杨国忠感到自己的宰相职位已经发发可危了。他 一方面加紧在唐玄宗面前游说,另一方面暗中查访安禄山安插在京城的探子。杨国忠查出了安禄山派在京城的探子,并处死了他们,这下激怒了安禄山。。

755年秋,安禄山派到京城奏事的一个官员从长安回到范阳,向安禄山密报朝廷的情况。安禄山与心腹密谋之后,召集他的15万大军,出示了一份据说是使者带回来的圣旨,宣称: “有圣上密旨,今禄 山带兵入朝铲除杨国忠,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 发兵15万,在范阳兴兵,向长安方面进发,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腐朽的唐王朝在军事上毫无准 备,既无可用之兵,又无可用之将,只好命大将封常清、高仙芝招收市井无赖之徒,前往抵抗。但新招之兵,没有经过 严格的训练,安源山连败进军,一路玫陷陈留、荥阳,洛阳,直逼长空。

叛军得逻的消息接二连三地到长安,这时候,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是真的反叛了。他匆忙调兵遗将,部署平定叛乱。可是这临时凑起来的部队,仓促上阵,哪里是叛军的对手!尤其是潼关失守后,长安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

杨国忠主张出逃蜀中,于是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些皇亲大臣匆忙出走四川。行至马鬼坡时,随行军士鼓噪不论,骚乱中杀死了杨国忠,并强迫唐玄宗杀死杨贵妃。玄宗无可奈何,忍痛赐杨贵妃自缢。随后,唐玄宗跑到四川成都去了。安禄山的军队占领了长安 安禄山的军队十分残是,每到一处,就抢掠民财,烧毁房屋,甚至把杀人当作儿戏。叛军进入长安后,即纵兵大掠3天,长安成了一片火海。在安禄山军队的暴行下,黄河中下游的许多镇村庄变成了一片瓦砾废墟。

756年,唐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即位,是为肃宗,改元至德他任用郭子仪等大将,调集了西北各路军队,准备反攻长安。公元757年,安禄山集团发生内讧。安禄山的长子安庆绪本应为继承人,但安禄山却想立段氏生的儿子为继承人,为此安禄山被其长子安庆绪杀死。唐军趁机收复长安、洛阳。安禄山留守河北的大将史思明也暂时投降了唐军。 758年,唐朝正打算消灭安庆绪力晕,史思明又起兵反叛.占据魏州(在今河北) 。同年,唐肃宗派郭子仪等率20万大军围邺城(治今河南安阳) ,史思明带兵直趋邺城,援助被围的安庆绪,打败了唐军。史思明胜利后,乘机杀了安庆绪,自己当了皇帝。接着史思明又攻陷洛阳。不久,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安史之乱集团内部的争权残杀,使其力量大为削弱。

762年,唐肃宗死,其子李豫继立,是为代宗。代宗调集各络兵马又借回纥骑兵,以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以仆固怀思为副元帅,率军相继收复洛阳等地。

763年初,史朝义手下的几员大将先后投降了唐朝,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也有人说是被部将诱杀) 。至此,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

本文作者:Ying城小梁(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