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才子之解缙:天才为何被冻死?野史趣闻
解缙,字大绅,明朝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明朝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明朝三才子之一。
他自幼聪颖过人,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文丰瞻,书法小楷精绝,行草俱佳。尤其擅长狂草。
五岁时过目不忘;
七岁时能写文章;
十岁一天能背诵千言文章,终生不忘;
十二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它的义理。
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授庶吉士,同年官至翰林学士。
解缙上书朱元璋,主张简明律法,后上书太平十策,被朱元璋称赞。后解缙弹劾其他官员,被朱元璋贬到江西道任监察御史,解缙回到老家吉水,闭门著书。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去世。解缙通过别人帮忙回到京师,后来被贬,建文四年,解缙回京复职,任翰林待诏。
靖难之役,朱棣夺取皇位,改元永乐。解缙于是便投靠了朱棣,任翰林侍读。随后永乐帝建立文渊阁,解缙也入文渊阁参与机务,不久他奉命总裁修订《太祖实录》,后主编《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完成。从此解缙的人生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走向人生巅峰的解缙为何在短短几年走向下坡路,最终身死家灭?
解缙在永乐三年,被明成祖召见,商议立太子一事,当时明成祖想立二子为太子,解缙反对,说: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起争端。然后他又说了句“好圣孙”,两人相视一笑。于是朱高炽的地位保住了。解缙从此被朱高煦怨恨上了。
永乐五年,解缙因为“评阅卷不公”被贬。后被贬交趾。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因为朱棣北伐未归,于是他就私自拜见太子而返。被朱高煦进言诬陷,被下诏狱。永乐十三年,解缙被锦衣卫使纪纲用酒灌醉,拖到积雪中埋起来,冻死了。
解缙一生,少年得知,意气风发,虽历经挫折,但是总能转危为安,那是何等的风光!他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不论是对是错,他都是有功绩的,他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他的张狂,他的投机却害了他。
解缙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参加了一场错误的赌局。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订阅“源稚生”,请支持作者原创。
本文作者:源稚生(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