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后代都干嘛去了野史趣闻

2018-09-05 18:00:20

人们大多都对名人的后代感兴趣,因为名人效应嘛。也许有人觉得,名人的后世子孙在祖荫庇佑下,可以轻轻松松的富贵显达。

其实许多名人后代被盛名所累,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生活,终致家族败落。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许多名人家族都逃不过这个魔咒。可是中国却有一个家族,延续了190年,已经传至八代而未衰,这就是曾国藩家族。

有书君认为,曾国藩家族能兴盛不衰,不光是曾国藩的荫庇,更得益于曾国藩的言传身教和良好的家训教育,其后世子孙亦能谨守祖训,谦恭低调做人。

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名臣之首,平太平天国,兴洋务运动,力挽晚清颓势,立下不世奇勋。纵观他的一生,真的是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实现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的理想境界。

他严于律己,每日三省,一篇篇家书被后人奉为经典,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至今仍是经典。难怪毛主席都要称颂他是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临终前,将他一生心得凝炼成四句家训传之后世。这四句家训是: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叮嘱子孙将四句家训代代相传,可保曾家后世无虞。

曾家后世子孙谨守家训,很少为官,却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都有惊人的贡献。

有书君就来细数一下曾氏家族的后世子孙。

一,曾纪泽,曾国藩的次子,其有一兄早夭。

曾纪泽自幼熟读诗书,并习英文。他在曾国藩去世后,承荫出仕。他在同治年间,相继出任英、法、俄大使。

他与俄罗斯使臣斗智斗勇、据理力争,和俄签署了《中俄伊犁条约》,致使中国收回了伊犁等近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被认为是晚清较为成功的外交事件。

五万平方公里相对于清朝失去的土地,只是毛毛雨。可是曾纪泽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为中国收回伊犁已经竭尽全力了,他无愧曾氏后代之名。

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幼时就随父亲长居英国,因而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他曾担任朝鲜和德国大使,也曾做过李鸿章的幕僚,后又在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是著名的翻译家。其子曾约农,是台湾东海大学首任校长。

曾纪泽的另一个儿子曾广銮,承袭曾国藩的一等毅勇侯,辛亥革命后返乡归隐。

二,曾纪鸿,曾国藩的三子。

其自幼精通术数。

曾国藩去世后其恩荫举人,但是他不喜仕途只专数学。他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等多本数学专著,是著名数学家。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享年33岁。

曾纪鸿的后裔曾广钧、曾昭权、曾昭桓、曾宪源、曾宪琪等都精通数学,他们或以数学为专业,或供职于与数学相关行业。曾纪鸿的女儿曾广珊,嫁给了俞明颐,其长子就是俞大维。

三,曾国藩还有五个女儿,可是女儿们并没能凭借父亲的权势,享受到荣华富贵。

四个女儿生活悲凉,只有幺女幸福长寿。

长女曾纪静,20岁时嫁给袁榆生。丈夫性格浮躁,游手好闲,曾纪静怎能看上这样的丈夫,夫妻感情不和。她想回娘家居住,曾国藩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旧礼法不允。曾纪静抑郁成疾,29岁时病逝,未生育。

次女曾纪耀,嫁给了曾国藩的养子陈松生。因夫家贫困,曾纪耀牢记家训,多方奔走维持生计,因体弱于39岁时病逝,未生育。

三女曾纪琛,嫁给了罗泽南之子罗兆升。曾纪琛性格老实敦厚,她上有恶毒刻薄的婆婆,又有整天花天酒地的丈夫,境遇堪比大姐。她想回娘家,曾国藩亦劝其忍耐顺从。

四女曾纪纯,嫁给郭嵩焘之子郭依永。夫妻感情美满,可惜丈夫早逝,曾纪纯亦郁郁寡欢,身体病弱,35岁时辞世。

幼女曾纪芬,丈夫聂缉檗是清末著名的官僚资本家,能官能商。夫妻琴瑟和鸣,曾纪芬是姐妹中最幸福长寿的一个。她90岁时辞世,其去世时有25个孙子和3个曾孙。

也许有人看到曾国藩四个女儿的遭遇,感觉曾国藩的冷酷无情。有书君认为,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曾国藩也有他的思想局限,我们也不能对他太过苛责,他虽被誉为完人,亦非真正的完人。

他挑女婿的眼光有些差,以致误了四个女儿的终身。

曾国藩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着整个曾氏家族,他的“农耕”家训融入了几代人的骨子里,以致形成了“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曾氏世家后裔现在遍布世界各地,虽然曾家男人未再有显达之人,可是亦有300余人在七个学术领域担任要职,有书君就不再一一赘述。

有书君认为,正是有良好家风的传承,才会有曾氏世家繁衍八代仍兴盛不衰,这也是名人家族需要借鉴之处吧。

本文作者:稀奇百怪XQBG(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