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第一奇男子,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野史趣闻

隋唐之后,天下大乱,这时候出现了五代十国,他们不断地上演着“风水轮流转,皇帝到我家”的造势游戏。
而今天要讲的主人翁柴世宗柴荣,便是结束五代的重要人物。
梁唐晋汉周,这是五代。
自然了,这些都是后世之人为了方便而总结出来的。

柴荣是郭威的内侄,即自己妻子的侄子。郭威投靠后汉政权后,柴荣也跟随在身边,之后郭威势力越来越大,便取而代之,废了后汉,自立为皇帝,建国为大周,史称后周。
原来郭威是有两个儿子的,因为战乱,儿子都战死了。
郭威驾崩之后,柴荣继承了大统。

这时候全国上下正处于新君与旧君交替的动荡之中,有将领来报,说晋阳的刘旻建立了汉朝,要进攻大周。
刘旻是前朝君主刘知远的弟弟。
面对这种危机,世宗柴荣当即决定御驾亲征,讨伐刘旻大军。
大臣一听,纷纷上前谏言,说不可御驾亲征。

其中有一位大臣叫冯道,曾经伺候过四代十位皇帝,是著名的不倒翁丞相。
冯道说:“陛下,你不能御驾亲征。”
柴荣说:“你们不必多说了,古代唐太宗李世民可以,我怎么不行?”
冯道说:“李世民是谁啊!你怎么能相比?”
柴荣一听,生气说道:“我就是一座大山,必定战胜汉军。”
冯道反击道:“你怎么能和大山相比?”
柴荣不听,依旧是选择御驾亲征。

之后,柴荣的周军与刘旻的汉军在高平之地进行决战。
在刘旻看来,柴荣是新君,没有郭威那么有气魄,所以,他断定柴荣一定不敢御驾亲征。
而刘旻也是聪明之人,为了能有十足把握战胜柴荣的周军,他还请了外援契丹铁骑。
当两军在高平摆好准备大战时,刘旻不免地有些后悔了,因为他看到了周军的人数很少。
“唉!早知道就不叫契丹军了,这其中的代价不好啊!”

且说请外援也是要有代价的,倘若汉军大胜,就需要相关的城池或者财宝交换,这对于刘旻来说,这也是一种心疼啊!
而契丹军的将军却是小心谨慎,还亲自到前阵看了一下周军。
这时,契丹将军发现了周军的军容列队很是整齐,不免地一惊,他回来跟刘旻说。
刘旻一听,大骂其扰乱军心,并乘机说,你们契丹军不要参战了,看我如何大灭周军。
面对刘旻的骄傲,最后他大败而归。
直到进攻之时,他才发现柴荣也在军中。
之后,刘旻逃离回到晋阳城。

面对刘旻的失败,柴荣乘胜追击,原本想一举灭刘旻的,只是晋阳城固若金汤,破城不得,最后只能班师回朝了。
之后的五年里,柴荣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改革内政上,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可叹天妒英才,柴荣在进攻燕云十六州时,中途突发重病,班师回朝后,不久就驾崩了。

之后,小皇帝继位,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周自立,成立了大宋。
对此,有网友说了:倘若柴荣没有死,赵匡胤永远是臣子。
本文作者:小方說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