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时北宋被金国欺负的有多惨,皇帝嫔妃全被抢走野史趣闻

2018-09-01 20:30:41

大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经济强盛,但是军事能力却令人惨不忍睹,经常被人欺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宋这种近乎畸形的状态呢?

这件事的源头要说到宋太祖赵匡胤,他本是后周的禁卫军统领,手下将士给他黄袍加身,他才取代后周建立大宋,立国后他吸取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特别是自身的经验,认为文人比较安全,武将才是最大的危险,于是重文轻武,实行守内虚外策略,提高文臣的地位和权威,制衡武将,将全国的精兵几乎都集中在首都,导致边境空虚,几乎都是一群老弱残兵。

刚开始建国时,大宋国力强盛,手下也都是一些九死一生的猛士,没人敢招惹大宋,但却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大隐患, 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宋朝都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态势之中,200年来一直打败仗,只有靠输送岁币来维持和平。宋朝周边的国家有大理、吐蕃、西夏、辽国、金国、元国。除了打打大理这种小国以外,宋国打不过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打胜也是偶尔现象,从长期看都是打败仗,所以一直要靠进贡来换取土地被夺。

从第一辈领导人就重文轻武,导致后面越来越极端,边关将军想要增加兵力,修筑城墙,朝中皇帝和权臣说太浪费钱,甚至连军事训练,军事演习都可以省了,这样的国家,即便他的经济实力是全宇宙第一,也只能是别人的钱罐子,别人没钱了,就过来拿点。国内的将军是没有能力造反了,但是周边的国家却有能力揍你,而且看起来并不那么友好,宋神宗时,出现了一个改革家,就是王安石,他看到了国家强盛表面下的千疮百孔,他在熙宁二年开始发动的变法,所以也称为熙宁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王安石去世四十年后,发生了靖康之乱,发生此事时是宋徽宗时期,宋徽宗是为有名的才子,他和李师师的故事更是被广为流传,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宋徽宗虽然扑灭了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自身却也损失惨重,同时,东北地区的女真族的兴起,更是为大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此时,大辽国由于内部问题,处于衰弱期,宋国以为有机会敲打敲打大辽,并趁机收回燕云十六州,1120年,宋金达成海上之盟,协议金攻辽中京,而宋攻辽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宋需将本来献给辽的岁币转献给金,而辽的其余国土亦归金。本来以为会很顺利,结果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两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辽的燕京守兵打得大败。到这年年底,金兵由居庸关进军,攻克燕京。这样金人就表示不再把燕云诸州交给北宋了。

如果说之前金国还把北宋当做一个实力对等的国家,那么如今经过攻燕之后,北宋的实力彻底暴露,发现只是外强中干,根本没有和大国相匹配的军事实力。1123年7月,前辽国将领、金朝平州(今河北卢龙县)留守张觉以平州降宋,事败逃往刚成为北宋燕山府的原辽国燕京,金人以私纳叛金降将为由问罪。北宋燕山府不得已斩了张觉,造成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均感到不满。8月,金国倾向与宋和好的完颜阿骨打病逝,其弟完颜晟继位,筹划攻宋。

1125年8月,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这也是金国第一次攻击北宋,东路军由完颜宗望率领,一路势如破竹,当金兵打到了中山府,距离东京只有十日路程,这时候宋徽宗想要弃国南逃,给事中吴敏去见徽宗,竭力反对逃跑,主张任用有威望的官员,坚持固守。吴敏荐用太常少卿李纲。李纲奏上“御戎五策”。又说,“非传位太子,不足以招徕天下豪杰”,要徽宗宣布退位,“收将士心”。徽宗任吴敏为门下侍郎,辅佐太子。金兵越来越逼近。徽宗惊慌懊恼,拉着蔡攸的手说:“没想到金人会这样!”说着气塞昏迷,跌倒在床前。群臣赶忙灌药急救。徽宗苏醒后,索要纸笔,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

1125年12月,太子赵桓(钦宗)即位,(1126年)改年号为靖康。徽宗退位,号教主道君皇帝,称“太上皇”。 此时西路军完颜宗翰则率军自大同攻太原,由于西面是北宋当时最精锐的部队,抵挡住了完颜宗翰,但是完颜宗望还是围住了开封,派使臣要求宋亲王、宰相去军前议和,宗望见宋使,提出:索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等各万匹、绢帛百万匹;宋朝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以亲王、宰相作人质,才许议和。北宋在投降派和皇帝的默许下同意了。金国撤军了,完颜宗望退军之时,种师道之弟种师中率领的西军精锐秦凤军三万人开到东京开封,种师道即命他率部尾随金军之后,俟其半渡而击之,完全消灭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将金国最精锐的东路军打残以消后患。李纲也建议用澶渊故事“护送”金军出境 ,密告诸将有机会就纵兵追击。宋钦宗也同意李纲表面上的建议,派军十万,紧紧“护送”。但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终压倒了主战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军队不得绕过大旗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想起三国中赤壁之战之前,东吴中也是很多人主张投降,鲁肃对孙权说:“向察众人之意,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可惜宋钦宗没有鲁肃这样的臣子,他本人更不及孙权的睿智。以后种师道气愤致疾,以至病死。李纲则被外调河北河东宣抚使,无所作为,最后被逐到江西 。

不久,金国以萧仲恭使宋,耶律余睹监军。宋钦宗认为此二人都是原辽国贵族,可诱而用之,以蜡丸封了一封书信让萧仲恭送耶律余睹,使为内应。萧仲恭忙跑回金国见完颜宗望,以蜡丸书信献之。八月,宗望以此为由集合军队重新伐宋。第二次攻至汴京仍然是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两人的比赛。

由于主战派已经被打倒,再也没人抵抗。 金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两路大军一起围住了开封,计东西两路金军的兵力已超过十五万人,比第一次围城战增加了一倍半。而宋朝这边,第一次围城时开封原来的禁军加上西北陆续开来的勤王军,总数达到二三十万人。解围后,这些大军没有安放到应当去的地方,一部分被遣送复员回西北,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一部分在黄河南岸溃散,还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以致第二次围城时城内守军不满七万。各地勤王军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南道总管张叔夜与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万三千人勤王,在颍昌府遭遇完颜宗翰部,大小十八战互有胜负,最后全军突入开封城,这是第二次围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够进入开封城的勤王军。

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城。在攻下开封外城后,金军将帅并未立即攻城,只是占领外城四壁,并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宋钦宗信以为真,然后完颜宗望让太上皇去金营谈判,宋徽宗不敢去,宋钦宗就代替他老子去了,宋钦宗到金营后,金军统帅却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降表。宋钦宗不敢违背,慌忙令人写降表献上。而金人却不满意,并命令须用四六对偶句写降表。宋钦宗迫于无奈,说事已至此,其他就不必计较了。大臣孙觌反复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金人满意。接着,金人在斋宫里向北设香案,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当时风雪交加,宋钦宗君臣受此凌辱,皆暗自垂泪。投降仪式进行完毕,金人心满意足,便放宋钦宗返回。

宋钦宗刚回朝廷,金人就来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然而,宋钦宗一意屈辱退让,下令大括金银。金人索要骡马,开封府用重典奖励揭发,方才搜得七千余匹,京城马匹为之一空,而官僚竟有徒步上朝者。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钦宗不敢怠慢,甚至让自己的妃嫔抵数,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众。

尽管以宋钦宗为首的北宋朝廷如此奉迎金人,但金人的要求仍没有得到满足,金人扬言要纵兵入城抢劫,并要求宋钦宗再次到金营商谈。宋钦宗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上次身陷金营的阴影尚未散去,新的恐惧又袭上心头,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此时,李若水等人也怂恿宋钦宗前往,宋钦宗终究不敢违背金人的旨意,不得不再赴金营。

宋钦宗到达金营后,受到无比的冷遇,宗望、宗翰根本不与他见面,还把他安置到军营斋宫西厢房的三间小屋内。屋内陈设极其简陋,除桌椅外,只有可供睡觉的一个土炕,毛毡两席。屋外有金兵严密把守,黄昏时屋门也被金兵用铁链锁住,宋钦宗君臣完全失去了活动自由。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开封一带雨雪连绵,天气冷得出奇。宋钦宗除了白天要忍受饥饿的折磨外,晚上还得忍受刺骨的寒风,辗转反侧,不能入睡。

金人扣留宋钦宗后,声言金银布帛数一日不齐,便一日不放还宋钦宗。宋廷闻讯,加紧搜刮。到正月下旬,开封府才搜集到金十六万两、银二百万两、衣缎一百万匹,但距离金人索要的数目还相差甚远。宋朝官吏到金营交割金银时,金人傲慢无礼,百般羞辱。自宋钦宗赴金营后,风雪不止,汴京百姓无以为食,将城中树叶、猫犬吃尽后,就割饿殍为食,再加上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

然而,金人仍不罢休,改掠他物以抵金银。凡祭天礼器、天子法驾、各种图书典籍、大成乐器以至百戏所用服装道具,均在搜求之列。诸科医生、教坊乐工、各种工匠也被劫掠,弄得开封城内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宋钦宗被废为庶人。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营。当金人逼迫徽、钦二帝脱去龙袍时,随行的李若水抱着宋钦宗,不让他脱去帝服,还骂不绝口地斥责金人为狗辈。完颜宗翰初时想招降李若水,过了几天看看无效,就随便让手下处理他。李若水骂不绝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节。自古无论敌我统帅,内心都是喜欢忠臣孝子,即使死了也会受到尊敬爱戴,那些所谓的投降派以及汉奸走狗,当你还有价值时你还能活着,一旦没用了立马就会处死,并会背负千秋骂名。

1127年4月20日,金人册封一向主和的张邦昌为帝,国号 “大楚”,建立了傀儡政权,金人在扶植张邦昌的同时,再次搜刮金银,即使妇女的钗钏之物也在掠取之列。

此时,金军统帅得知康王赵构在河北积极部署军队,欲断金人退路,又担心兵力不足,不能对中原广大地区实行有效统治,因而,在立了傀儡政权之后,准备撤军。在撤退时,金人还烧毁开封城郊的房屋无数。

四月一日,金军在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后开始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宋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已于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宋钦宗、朱皇后、太子赵谌、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几个不肯屈服的官员,沿郑州北行。被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如此惨烈的灾难,给宋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

《宋俘记》载:临行前俘虏的总数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国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妇女一千九百余人。”一个月内,有近半数1500名妇女死去。1900名未死者中,一部分送往上京,听从金太宗发配,其中上千妇女被赐给金国留守方的人员,另有三百人留住浣衣院(金国皇宫的一部分,供金国皇族选年轻女子以及收留宫女侍女的地方),这些人都被迫随女真乡俗,实行“牵羊礼”。徽宗的郑皇后、钦宗的朱皇后也被同样处理,朱皇后不堪受辱,回屋后自缢,被救后又投水自尽而死。另一部分留在燕京被赏赐给伐宋的金兵,许多妇女被卖进娼寮,有的还被完颜宗翰以十人换马一匹,有的被卖到高丽、蒙古作奴仆。

靖康耻无疑是大宋国的奇耻大辱,然而这个结果赵大脱不了干系。如果赵匡胤复生,看着他的子孙后代被如此羞辱,他是否会后悔他重文轻武的决定。他只看到了藩镇割据,武将乱国,可是他忘记了大唐盛世,他用儒家学说来控制人的思想,可是他忘记了兵家和法家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当一个国家的皇帝面对赔款和军事训练时,会来对比赔款的数额和军事训练的军费,那么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这不是笑话,这就是发生在大宋朝的事,没有无敌的军队,你就只是一个生产钱的机器,自然有人定期来收钱,古今皆同。

本文作者:小丹书青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