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知应会的历史常识——五代十国野史趣闻
907年,朱温灭唐建梁(后梁)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依次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5个朝代一共存在了53年,正所谓“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四帝,拨乱五十秋。”多乱呐,可见一斑。十国包括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十个政权。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末藩镇根据的延续,这是这一时期的题眼,就地理位置而言,五代所在区域为黄河流域的北方,十国中除了北汉之外,均为南方割据势力。看看地图就明白了。
五代十国地图
既然是藩镇根据的延续,免不了打打杀杀,这些国家政权的建立,基本都是来自前朝的有实力的将领发动兵变、篡位为王。因此,这样建立的政权偏重武功,欠缺文化内涵,内政上常有杀戮争权、荒淫无道之事,国祚无法长久,往往都是昙花一现。这个时期也缺少一个绝对的强权势力,各个政权间的争夺始终未能平息。
赵匡胤
直到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横空出世,利用后周幼主即位,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终于成就出大一统的局面,建立了宋朝,时值公元960年。
概括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战、乱”两个字,作为一段历史时期,有这么一些情况需要交代,有一些事情也必须要知道。
儿皇帝石敬瑭
人物方面,灭唐建梁的朱温一定要记住,后来还要知道的是后晋的建立者石敬瑭,他是有名的儿皇帝。为了自保(后唐李从珂要灭他)和实现政治企图(建立后晋)认贼作父,这个“父亲”就是比他小十岁的契丹国主耶律德光(耶律阿保机的儿子),交换条件就是拿幽云十六州来换取契丹的出兵相助(联合消灭后唐)。中原地区从此失去了可做防御的天险,北方门户大开,这一败家举动,造成后来的宋朝在几百年中一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影响极其恶劣和深远。
刘知远
后晋之后是后汉,这个政权只有短短四年的时间,建立者叫刘知远。后晋石敬瑭死后,养子继位,因不愿向契丹称臣,最终被契丹所灭。刘知远作为河东节度使,一直观望没有出手相助,趁机建立了后汉,为了自身利益致使中原地区惨遭涂炭,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但是作为政治家,他是有远见卓识的,之前就极力反对石敬瑭对契丹的做法,后来又发兵南下,成功将契丹逐出中原,立了一大功,历史上对他评价越来越高。
钱缪
吴越王钱缪也是个人物,大力做好当地建设(治理太湖、疏浚西湖、开凿灌溉渠道),使吴越渐成富庶之地。由于此人情商极高,明哲保身,每次中原地区改朝换代,他都派人请求册封,因为这种谨小慎微的行为,使得吴越地区在战祸横行的这一历史时期保持相对的安宁,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小心驶得万年船,平安稳定压倒一切。由于他的功绩,百家姓将 “钱”姓排在第二位。
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北击北汉吓退契丹,数次南征扩大疆域,夺取大片土地。文治也不逊于武功,当政期间,节俭虚心,善待百姓,国力蒸蒸日上。可惜在位时间仅仅五年就病逝了,如果体格再好点,中国的历史走向可能要改写。他为后来的赵匡胤统一天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南唐后主李煜
十国政权相对稳定一些。北方的战乱让许多人选择迁徙到南方生活,陆续成为现在的客家人。带去了丰富的知识和文化素养,促进了南方的发展。由于政局相对稳定,贵族士大夫的生活也较为安逸,这一时期的词风堪称“花间词”,多半描写宫廷生活,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词风变了,《破阵子》、《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这些亡国词真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第一必须是皇帝才有切肤之痛,第二必须是皇帝中诗词最强的,文化素养最高的人。李煜独一无二。
五代十国时期契丹的侵扰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和威胁,一直影响到宋朝。
本文作者:管锥之见(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