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报仇,郑继成刺杀张宗昌经过野史趣闻
张宗昌(1881年-1932年),字效坤,山东省掖县(今山东莱州)人。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为奉系军阀头目之一。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军阀组织“镇威军”。张宗昌为第二军副军长,率部在热河一带作战。待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张宗昌率部入关,一路南下,进天津,占徐州,1925年1月当上了苏皖鲁三省剿匪总司令,4月25日被任命为“督办山东军务”。
1927年10月上旬,冯军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军长郑金声部进攻山东,张宗昌派军迎战,双方激战于河南兰考一带。战役中,张宗昌师长潘鸿钧用计诱降了冯玉祥国民军之旅长姜明玉,姜明玉率部倒戈,郑金声就这样被叛军诱捕,随之被押解济南。
张宗昌获胜,大喜,下令枪杀郑金声,众幕僚劝阻,但张宗昌执意要杀。
1927年11月,郑金声被枪毙,享年四十八岁。
郑金声有一个继子,名叫郑继成,郑金声从小就带郑继成随营读书,郑继成年15岁入学兵营,勇武过人。学成之后被郑金声推荐至冯玉祥身边,跟随冯玉祥南征北战二十多年,冯玉祥也对郑继成视若己出。
在郑金声被杀之后,张宗昌自然要斩草除根,下令秘密追捕郑继成。郑继成几经周转逃出山东找到冯玉祥,冯玉祥当即任命郑继成为北路军总参赞,随军北伐。
郑金声是冯玉祥手下“五虎将”之一,如此被张宗昌杀害,冯玉祥岂能善罢甘休?1928年春,南京国民政府开始第二次北伐,冯玉祥部也从北方向南进攻。
1928年8月,张宗昌兵败下野,一度亡命大连、日本。
1930年,郑继成返回山东历城原籍,为其父郑金声治丧,并发誓报父仇。
(张宗昌与张学良合影)
1931年,在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东北,张学良率东北军退入关内,出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1932年春,张学良担心张宗昌充当汉奸,电邀他立即返回中国,暂居北京铁狮子胡同。张宗昌回国后,则想返回山东招集旧部,东山再起。然而,当时的山东省主席是国民党冀豫鲁“剿匪”总指挥、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渠,一山不能容二虎,韩复渠自然不能让张宗昌重掌权柄。但是表面上,依然与张宗昌称兄道弟,奉为座上宾。
韩复渠和郑金声都曾是冯玉祥部下,郑金声对韩复渠更曾有救命之恩,在郑金声的遇难之时,韩复渠也未忘旧情,将郑继成留用以报其当年搭救之恩。虽然在后来的蒋、冯、阎中原大战之时,韩复渠叛冯投蒋,继而当上山东省主席,但依然让郑继成在山东省政府当一名支领干薪的参议。
张宗昌声言为抗日大业希望去山东召集旧部,并多次向韩复渠表示没有卷土重来的意思。
韩复渠假意欢迎,随邀请张宗昌去山东,并许诺向南京政府提请允准张宗昌回鲁召集旧部,并委任其为“山东剿匪司令”等等,张宗昌欣然允诺。
几日内,韩复渠找到了郑继成,言明自己愿意支持他去复仇,并告知郑继成,张宗昌即将来济南的消息,叫他做好准备。
1932年9月3日下午5点55分,由济南开往天津的列车再过五分钟就要发车了。
张宗昌与韩复榘等握别,返身登车时,突然遭到枪击,当即死亡。
刺客举枪高呼:'我是郑金声的儿子郑继成,为父报仇!现在投案自首!'
1932年9月4日后,郑继成为父(叔父,过继为子)报仇,刺杀张宗昌,投案自首的消息传遍全国,郑继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经冯玉祥等奔走帮助,一个月后,郑继成被国民政府特赦。郑继成无罪释放。
本文作者:张再坤(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