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废了刘贺让囚徒刘病已当皇帝,刘病已是如何坐稳皇位的?野史趣闻
刘病已后来能变成刘询,登上大汉天子之位,成为汉宣帝,并且稳坐在皇帝之位上,最主要、最本质的原因是他的出身具有这个资格。
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他的曾祖母是武帝朝在皇后之位时间最长的卫子夫。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即戾太子是刘病已的祖父。
巫盅之祸发生的时候刘病已刚刚出生没多久就被牵连下狱了。他的祖父刘据被江充陷害而死,而整个巫盅之祸就是群小对太子刘据的一场构陷。汉武帝晚年多疑昏聩,一时糊涂之中酿成了太子刘据的悲剧。但是汉武帝很快就在郎官田千秋的提醒下开始重新查证巫盅之案。最后发现太子刘据被陷害的事实。

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在他的生母卫子夫被立为皇后之后身份又变更成嫡长子。汉武帝在他年幼时就对他寄予厚望。所以一旦发现爱子是被人陷害死,汉武帝用已被废除的夷族之刑严惩了涉事的江充等人。同时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以及悔恨之情如潮涌来。晚年的汉武帝修建了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表达自己深深的追悔。
不过毕竟刘据已死,而且在巫盅之乱中太子长子刘进也就是刘病已的父亲也在长安遇害。刘病已在这场巫盅之祸中是太子一系唯一的幸存者,被祖母史良娣外家所养。等到刘病已四岁的时候,他的曾祖父汉武帝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汉武帝驾崩之前下令将这个曾孙养育于掖庭,属籍宗正,也就是给了刘病已一个合法的宗室地位,代表着从宗法制的角度讲,刘病已有了继承权。刘病已之所以能成为后来的汉宣帝,并稳坐皇帝之位,有刘氏的血统是基础,有曾祖父汉武帝给予的符合宗法制的身份是根本。

刘病已能成为汉宣帝,有一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人就是武帝的托孤重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汉昭帝驾崩后无子,霍光迎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仅仅二十七天之后淫乱无道的刘贺被霍光废除了。霍光迎立已经有了皇曾孙身份的刘病已继承皇帝位。
霍光虽然是大司马大将军,武帝朝及昭帝朝重臣,但行废立天子之事也是超出了臣子的本职。虽然霍光被拿来和殷商时放太甲于桐宫的伊尹相提并论,但西汉毕竟不是殷商,体制远远比早期王朝稳固得多,霍光心里难免不忐忑,肯定是加倍小心。刘贺是霍光废的,刘病已是霍光立的,这样的事不能一而再,所以从霍光本身的角度来讲,肯定也想辅佐汉宣帝坐稳皇位,让大汉王朝在轨道上平稳前行,霍光肯定也不想再出事。这也就是刘病已能坐稳皇位的重要原因。更何况后来刘病已还娶了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并立为皇后。利害关系加姻亲关系让霍光成了汉宣帝的最有力支持者。

汉宣帝能坐稳皇位的第三个原因在自己身上。应该说这一次霍光是选对了人。刘病已和刘贺一对比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渊,完全是两个极端。刘贺这个人要说大毛病,真的没有,问题就在于他和城府深沉有帝王心机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实在不是一种人。刘贺非常注重于个人的享乐,行事不合法度礼制。比如汉昭帝的丧服未除刘贺就急于进用皇帝膳食。自己刚当上皇帝没两天就急于提升父亲昌邑哀王刘髆的地位。
刘病已坐上皇帝之位后首先为汉昭帝的平陵迁移人口,这是对汉昭帝的肯定和尊重。并且刘病已也没有急于立刻行使皇帝权力,等到霍光去世后才开始真正亲政。对于自己外家的加恩刘病已适度而有节奏。对于被废的刘贺也很厚道地封了海昏侯。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刚刚坐上皇帝之位的刘病已调和各种关系,而在各种关系的和协中刘病已当然就坐稳了皇位。至于文治武功、经济繁荣,四夷宾服,那就是后来的事了,当然也要在坐稳了皇位的基础上。
本文作者:讲述历史讲述情怀(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