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霍光为什么敢废了当上皇帝的刘贺,原是昌邑王的刘贺怎么最后又成了海昏侯野史趣闻
汉武帝死后,立了他的小儿子刘弗陵继承皇位,并托咐大将军霍光辅政,谁知刘弗陵是个短命皇帝,八岁登基,二十一岁就死了,没留下子嗣继承大业。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将军霍光立马召开高层会议,征选皇帝人选,大家商议来商议去,觉得只有昌邑王刘贺比较合适,于是一个诏书,刘贺就稀里糊涂地跑来长安当了皇帝了。
谁知,刘贺这个人只知道吃喝玩乐,打猎斗兽,不理什么朝政,还觉得朝廷里的大臣个个正经八儿,不好玩,居然先后将昌邑的200多个臣属都召了来,破格提拔当了大官,整日陪他游戏玩乐。刘贺当皇帝到二十七天的时候,眼看着一个月的试用期就要到了,大将军霍光一看,这个人当皇帝根本不合格呀,于是一咬牙,伙同朝里大臣共同弹劾刘贺,让皇太后下诏将刘贺这个皇帝就给废了。因此,历史上,刘贺就成了“汉废帝”。
刘贺虽然不称职,但当时他其实已经当上了皇帝,手握帝王生杀大权,大将军霍光又如何敢将他废黜呢?
一则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大臣,又任大将军之职,手握兵权,位高权重,汉昭帝又去世得早,其实直到汉宣帝时,霍光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何况刘贺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在朝廷上,大臣们还只是认他这个托孤大臣,他的话比皇帝有用。
二则刘贺初来乍到,羽翼未丰,大臣们还不怎么认同他这个皇帝。说到底还只是个傀儡皇帝而已。再加上废刘贺,除了刘贺昌邑的臣属,朝廷几乎全部的大臣都赞同。这样,刘贺便没有了可以依托的基础。
那么皇帝刘贺被废后,按照常理,他不能再封王及侯,也就是不能有自己的封地,最后怎么又成了海昏侯呢?
刘贺被废黜后,虽然准许他回到故地昌邑去生活,但不能再称王,他的原封地昌邑也被撤除,变成了山阳郡,山阳郡太守也不是他,而是张敞。只赐给他两千户作为日常生活开支。
之后,汉宣帝刘询上台,他开始对当过二十几天的刘贺心中有所忌惮,害怕刘贺会作出什么威胁他皇位的举动来,后来发现刘贺日子过得很颓废,根本不值得害怕,为了笼络人心,体现他的德政,便下诏封了刘贺一个封地在海昏的侯,海昏为豫章郡下辖的一个县。
本文作者:洞房之火(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