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而不是作战勇敢的十四阿哥?野史趣闻
康熙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而不是作战勇敢的十四阿哥?
今天小编和大家说一下关于雍正皇帝的历史,时年公元1722年,已经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驾崩。按照康熙帝的遗诏,由他的四儿子胤缜继位。
胤缜在当年也只有45岁,他就是后来历史上所说的雍正皇帝。在历史野史当中有这样一个说法,说当年康熙皇帝是要把皇位传给14阿哥,那么这样的说法是否可信呢?
那么下面我们来分析推敲一下。
康熙皇帝画像
首先,传为十四阿哥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民间所流传的康熙皇帝在遗诏上写的是传位给十四阿哥,是老四尹珍胤禛勾结隆科多篡改了遗昭 。将“传位于14子,改成传位于四子”。
野史说后来隆科多被全家被杀,就是因为雍正想要杀人灭口。
在民间老百姓的口里说的有鼻子有眼儿和真的一样。其实这件事情,认真分析的话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隆科多根本没有机会去更改遗诏。在当时现场又不是只有隆科多一人。所以说隆科多真想修改遗诏的话,必须把当时在现场的侍卫和太监全部收买才行。
雍正皇帝画像
这可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有一点,当时的遗照格式是分为三种格式,汉文,蒙文,满文。这三种格式想都一起修改,哪有这么容易。
所以说从这一点上讲,传位给十四阿哥的说法也是靠不住的。
另外还要说一下的是,按照清朝的习惯。遗照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通常都会有一大堆的形容词。相信我们在看电视剧甄嬛传的时候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他们的性格迥然不同。如果修改的遗诏稍微有一点形容不对味儿。都能让人轻易地识别出来。再说老四和十四他们的名字一个叫胤禛一个叫胤禵。都是属于很复杂的繁体字。修改起来很麻烦。所以说民间流传的这个说法我认为是不靠谱的。当然还有一这个笑话差不多的一些段子,比如说雍正和他的女儿乱伦,雍正血滴子机关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民间流传的段子。而这些段子是从乾隆皇帝那个时期才开始流传的。后来还有民间流传说乾隆是汉人的后代,这个说法相当广。这个都没有正史记载都是段子。
乾隆皇帝画像
第二,分析当时的局势,也可以大体判断,不可能传给十四阿哥。
康熙快退位的时候,准葛尔丹部落,发动了叛乱,十三阿哥奉命出征,其实当时康熙皇帝的身体已经很差。随时都有可能驾崩,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还是派十四阿哥领兵讨伐准噶尔丹部落。
像康熙这么精明的皇帝,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没有把十四阿哥留在身边,说明他本意就没有想着把皇位传给十四阿哥。假设他真的有意向传给潇洒哥,他不会在自己快要驾崩的时候还安排十四阿哥去迎战准格尔丹。
其实康熙皇帝当时的意思应该是让十四阿哥做啊,开疆扩土打仗更合适。如果做皇帝的话,四阿哥和八阿哥性格更适合做皇帝,精明政务。
当时的十四阿哥只在兵部呆过,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就不适合做皇帝。
其实康熙快驾崩的时候,清朝实际情况是国库亏空官员腐败也很严重。好江山的安稳与否,这两项是很重要的。所以说雍正继位接手之后确实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不过雍正确实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新皇上位三把火,大刀阔斧的处理贪官污吏,整顿官场。接着又推出了摊丁入亩政策。从而让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大的提高。拍点肉末的方案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这里要说明一下,其实,在明朝的时候有个叫张居正大臣推行一条鞭法,其实就是和雍正的摊丁入亩方法一样的。雍正无非是利用自己君王的身份照搬的加强版本。
十四阿哥胤缜
到了公元1735年,享年58岁的雍正皇帝驾崩了。雍正的一生,他刚继位的时候国库烂摊子里只有库银700多万两。好,在他驾崩的时候国库已经充实到了5000万两。国库的充盈,让后来他的儿子乾隆继位。扫清了很多资产方面的障碍,也为乾隆积累了雄厚的败家资本。
真是前人栽树,后人摘。就是说的这么个道理吧?
一时兴起写下此文难免有错误之处。如有错误,还请读者不吝赐教。小编在评论区等着你的吐槽。记得关注我哦 。
本文作者:历史贺老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