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杨玉环之死野史趣闻
中唐诗人白居易在叙事诗'长恨歌'中,这般描述玉环的绝色: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前唐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也是述写了她的绝色之姿。
玉环的命运在她成为寿王妃始不可逆转地与李唐皇室扯上干系。与寿王李瑁恩爱相携四年后,唐明皇李隆基在惠妃离逝后对儿媳妇寿王妃起了心思。这般心思让玉环的生活脱离先前的轨道,她被安排进了道观,以尽孝之名,成为一名道姑,法号太真。
从与不从此时并不是问题!一个美人最大的价值不过就是通过要她的男人权势体现!
这个男人是天子,予她的荣耀更像是一种确幸,远多于她被迫离开寿王的那一缕哀愁。
美人若只是以为生命的幸事便是被一个权势男人所占有,即使这个男人贵为天子,她的价值而不比乡野之大胆求爱的女子珍贵。
无知的确幸让她在道观的五年甘之若饴。并在之后妥妥地充实了唐明皇的后宫;三仟宠爱集于一身!
一时间,“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玉环精音律,擅起舞,霓裳羽衣曲是她才华之作,却可惜,美人以为这些所长不过是她让唐皇着迷的伎俩,才华便只有停留在技艺上,未谙知更深层次的艺术之光,启迪修为之缘。
以色侍人者终是一个被物化的角色,物者,难能逃脱被左右的命运。
玉环不涉政事,只贪图君王之爱,取乐于君王的心怀。一边忐忑,一边寄望着这样的时日一天又一天的继续。
厄运降临时,她应对无着。唐明皇自己也无法平息叛军之乱,且男人的所谓胸怀天下,弃一女子以安乱局,这代价卑微之于蝼蚁存亡,太不用思量了!
说白了,深宫中的宠爱皆是一个个的欲望欢场,伤及发肤的痛,即使惯对玉环柔情的玄宗也是不愿背负的。
既然,美人必死,就死吧!高力士执命之时尚有不忍,如此美妙之人儿竟要丧于其之手!他闭目颤抖着让玉环在颈缚中殒落!
寻常之夫妻虽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凉薄,却也多有深情者于患难前,也要拼死一搏的壮烈。
玄宗李隆基却是躲一旁啜泣着,接受着安排,血性何在?帝王之家如此爱惜自己的羽毛,尚有多少真情呢?
玉环若重生,对着“七日七夜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还会那么情深意切吗?
还会吗?
关注,品读美好的人文情怀,谢谢!
本文作者:若如秋雪(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