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之前,天上出现两个太阳,苗训怎么解释?野史趣闻

2018-08-23 20:00:49

公元960年2月3日,陈桥驿发生了一场兵变,总导演兼男一号的后周大将赵匡胤喜滋滋地被披上了黄袍,原准备去征伐契丹的他掉转马头先回东京去当皇帝。

在大片还没开机之前,宣传推广的攻势就已经在东京城搞得很有声势了。总编剧赵普和总制片人赵光义把“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的宣传语传播到了很多老百姓的耳朵里。

逼近东京的赵匡胤心里并没有太多不安,只不过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罢了。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原来上位用的也是黄袍加身这一反转,所以这剧情有点走套路,而且不能算是赵普的原创。

宋太祖雪夜访赵普

大军也就是刚开出东京北渡了黄河,到了今天的封丘县陈桥驿驻扎,准备工作都在紧张筹备中。

据《十八史略》记载,在兵变发生之前,曾经有天象示警,可惜刚刚坐上龙椅的新任小皇帝恭帝才七岁,即使知道也无能为力,主弱臣强,原非社稷之福,只能徒唤奈何。

苗训雕像

行军当中,有个军官叫苗训,此人熟知天文,精通易理,且晓畅用兵之道。

就在大军快到陈桥驿的那个下午,他看到太阳下面还有一个太阳,其间有黑光相侵(莫非太阳黑子?),就指着太阳对大家说:“看见了吧?这就是天命!”

宋太祖像

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总导演赵匡胤对此甚是满意,识趣的苗训后来被封为工部尚书。

当天晚上驻扎在陈桥驿,军士们就聚在一起议论:“必须得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于是列队环卫着赵匡胤的大帐,直到天亮。(这些群众演员也很尽职敬业。)

按史书上写的是,赵匡胤当晚竟然喝醉了(像很多新郞一样以水代酒也能喝醉?),反正是到了天亮,军士们都顶盔贯甲,来到他的大帐前鼓噪:“愿策太尉为天子!”

赵匡胤惊起(演得好!),就强行被披上了黄袍,然后大家就都跪下磕头,山呼万岁了!(按剧本往下演就行,连彩排都省了。)

有史书认为男二号是石守信,其实他和王审琦等人是带禁军守备都城的,没有参与前期录制。因为都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他们的功劳就是开了一下城门,把赵匡胤接进来送进宫里去当皇帝。

说是兵不血刃和平演变也不全对,也有人头落地,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还是忠于后周的,可仓促间还没有召集起人马来,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了。

赵匡胤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一步(特写镜头)走进了皇宫,小恭帝只好迈着虚弱的步伐一步一步离开了皇宫。

于是本大片的大结局是:大宋王朝就正式开张营业了。

陈抟老祖

总体来说,开创太平基业对老百姓当然是好事。要不当年的陈抟老祖听说赵匡胤定鼎开封,一激动差点从驴背上摔下来,大笑道:“天下自此定矣。”

本文作者:宁哥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