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为什么有大批多乌鸦?专家揭秘真相野史趣闻
2018-08-20 17:00:40

在清朝,乌鸦被奉为“神鸟”。满族有一习俗,每当大寒和小寒之间,因为天气寒冷,乌鸦找不到食物,人们都会将碎米和碎肉放在院中的索伦杆上的锡斗内,以喂养乌鸦。除了故宫,北京的公主坟,崇文门,北师大东门也是乌鸦的聚集地,故宫里为什么有那么多乌鸦?
在清代的《满洲实录》里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这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布库里雍顺有一个后代叫凡察,当年他被叛军追杀,结果因为乌鸦落在其身上,让叛军误以为没人而躲过一劫。因此,从这以后,爱新觉罗氏就有了祭祀乌鸦的传统,以感谢其救命之恩。

1925年,孙中山先生从协和医院移入铁狮子胡同行馆(离故宫不远)后,行馆屋脊乌鸦千百成群,啼声彻耳。自3月9日起,群鸦飞集更众,日达数万只,密布天空,俨成张盖。3月11日,梁启超前来问疾,孰料进门后群鸦猛扑梁氏,争啄其项,梁举手狂挥,状极狼狈。守门卫士见状急忙枪击一鸦坠地,而群鸦飞集益多,行馆全为遮黑,不见天日。

到了清朝乌鸦却又被尊崇起来。据说是因为满族某代祖先樊察,在被仇人追杀的途中躲在灌木丛里,有很多乌鸦飞来落在灌木上面。仇人追到这里,认为乌鸦下面肯定没人,所以就没有搜查,让樊察逃过一劫。大难不死的樊察回去之后,告诫子孙,不许射杀乌鸦,而且只要以后有自己吃的就不能让乌鸦挨饿。
本文作者:纵览史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