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始皇会变成暴君?除了童年的经历,还与母亲做的这件事有关野史趣闻
由于在赵国待过,嬴政又叫赵政,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国第三十八代君王。十三岁就继承父亲王位,继承了秦国历代君王的统一天下的志向,少年英气,胸怀大志。由于初登王位,丞相吕不韦把持朝政。忍辱负重多年,终于杀死吕不韦,并逐步清除权臣,逐渐手握大权。历时九年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秦朝。设皇帝位,权力至高无上,史称其为“始皇帝”。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残暴不堪,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当听说母亲生了弟弟时,残忍的将他杀害,致使他母亲因丧子悲痛自杀。晚年迷信长生术,招进大量炼丹师,以求炼制长生不老丹。且老年疑心加重,猜忌忠臣,致使朝政迷雾重重,终日不知所踪,甚至丞相李斯都将近一个月都无法见到他。
为了满足自己奢华的生活,奴役百姓为他建造阿房宫,但最终被西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燃尽。为了给自己修建地下陵墓,初登王位就奴役七十六万人,用时三十八年才完成,耗费巨资人力,制作兵马俑,以图死后仍保护自己,为自己效命。最可恨的,为了自己的陵墓机关不泄露,命进入陵墓的人全部殉葬。为了奴役天下百姓,控制他们的思想,消灭诸子百家学说,不惜焚书坑儒!还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任何史书上都记载的,更说明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残酷狠毒的暴君。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难道秦始皇就没有一点人性吗?要知道,秦始皇少年胸怀大志,一心大展宏图。为了实现统一帝国梦,他在执政初期任人唯贤,不惜千里迢迢来到韩国寻求韩非帮助,发掘舍人李斯,任何国家的人才他都重用。
统一帝国后,更是求贤若渴。沿用韩非的法,李斯的儒,刚柔并济。设皇帝位,立三公九卿制,使大臣权力相互制约,无法作乱。为了抵御匈奴侵略,防止帝国覆灭,征召万人修建长城,历代朝廷一直沿用它抵御外来侵略。车同轨,书同文,保证了文化的统一和制度的统一。

但是,他的命运又是如此不堪。幼年时就和母亲被派去赵国做人质,期间受尽欺侮,这使他的心里一直就充满仇恨,致使他从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后来权力被吕不韦架空,王位如同虚设,还得认吕不韦为仲父。母亲赵姬和假太监嫪毐私通,生下孩子,使得嬴政颜面无存,受众人耻笑。这些经历使他的心里逐渐扭曲,仇恨加重,压缩到最后一刻终于爆发。

我们对秦始皇的评价,只是以现代人的视角做出的。正所谓有因必有果,一切皆有定数。无论是丰功伟绩还是重大过错,都是只有在那种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并以特定的方式才能展现出来的。当时的情况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对秦始皇个人来说,他功过并存,过错无法评估,功劳更无法衡量。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星辰罢了,但他所焕发出的微弱的光芒,却永远闪耀在大秦的记忆中。
本文作者:娟娟home(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