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治时期,民间却流传“亡秦必楚”,秦朝的人心去了哪里野史趣闻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仅仅统治了十二年,在五十岁的时候病死沙丘,公元前209年在秦始皇去世一年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揭开了反抗秦朝统治的战争,起义的烈火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全国,那么秦朝为何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失去了人心呢?民间却在流传“亡秦必楚”?

网络配图
秦始皇结束了战争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大家总结他的“二世而亡”总会这样说,秦朝有严刑峻法、劳动民力,有句话叫“天下苦秦久矣”长久以来天下就被秦苦得一塌糊涂。秦始皇在统一以后,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的去做的,站在秦始皇的立场上,这些都是应该必须要去做的。但问题出在哪里呢?秦始皇把这些所有的事情,集中在很短的时间里去做,操之过急,特别是施之以爆,用暴力与严刑峻法来辅助,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如果说在当时秦国面积小一点还好说,还好办一些,南方的人到北边去戌边,北方的人到南方来做徭役,很多的时间花在路上,所以“天下苦秦久矣”在当时几乎成为了全民的共识,陈胜吴广的这根火线燃得是处处响应。

网络配图
陈胜是一个胸怀大志有头脑的人,起义发起的时候他以现在河南的淮阳为都城,建立起“张楚”的国号,陈胜自己则变成了楚王。陈胜先是兵锋直指咸阳,但是在这个时候无论是义军还是秦朝都犯了一个糊涂。
义军的错误在由于从西周分封以来,上千年的这种分封习惯,所以人们都会对故国有一种感情,反而对秦朝是没有对少的认同,毕竟秦朝才建立多久?齐人依然实在称自己是齐国的,楚人也说自己是楚国的。这样一来陈胜在去攻打赵国时,在赵国贵族百姓们的唆使之下说我们赵国没王了现在您来了正好,我们拥戴你为赵王,而那些将军呢也在想自己要是能够封侯封霸岂不美哉?而赵国的将领又派人去攻略燕地,燕地也是这样的情况,齐国魏国韩国也都是这样。
由于当时消息闭塞,各地出现了多个王、多个帝,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六国的旧貌。陈胜吴广的军队反而被晾在了一边,变成孤军奋战。从而给秦制造了一个反攻的机会。

网络配图
而这个时候的秦也在犯一个错误,他们不是不知道,有一群人在暴动,有人在揭竿而起。但是他们却不在乎,错就错在自己的自大上。这种自信一直到陈胜的一支部队打到戏水,也就是咸阳附近,这是后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但却还有人认为这群人是可以轻松就收拾掉的,这个人正是章邯。
章邯当时身兼少府的职位,少府是当时管理工程建筑的一种官职,当时章邯正在修建骊山墓,为了升官挺身而出向胡亥提出建议,说现在骊山的刑徒有七十万,而且大多数都是亡命之徒的壮丁,把他们组织起来就是一支很好的军队,并自告奋勇的去率领这支军队去拿下那些反贼

网络配图
胡亥在这个时候也开始醒悟了,在李斯和赵高的帮助下他下令赦免了骊山的刑徒,让章邯把这支部队组建起来向东进发,并且大赦天下。章邯所率领的这支部队所过之处也是势如破竹,陈胜派去戏水的全部被歼灭,主将自杀。当然章邯胜利的后面支撑他的却是一个强大的秦国。吴广在荥阳代替陈胜指挥前线结果兵败被自己的部将所杀。

网络配图
章邯随后直接扑向张楚的都城,陈胜带兵出战,但是也战败,战败后往东南逃去,不料却是被一个驾车的车夫所杀,陈胜死了,从起义到死亡不到半年的时间。虽然陈胜死了,但他带来的响动却没有停下。在当年秦始皇灭了楚国的时候流行一个传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虽然楚国被灭亡了,但楚国只要剩下三户人家灭掉秦国的一定是楚国,由于这句话很过的历史学家也在考证是哪三户人家,实际上没必要当真,古代说这种话里面的数字往往都只是一种概率不是么?

求关注
本文作者:小生上官家(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