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虾蟆是谁?野史趣闻

2018-08-18 17:36:42

只要是中国人,就一定知道岳飞,但今天我不讲他,讲谁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北宋最能打的是谁?在我看来,应该是开国皇上赵匡胤,一根铁棒打下十八座军州。

也许正是因为宋太祖太能打,于是对特别能打的人就很防备,他把石守信等能打的人召起来喝酒,说了一通睡不踏实之类的话后,那些能打的人就纷纷交出了兵权,告老还乡。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这杯酒的后遗症,在160多年后显现了出来,在如狼似虎的金兵面前,赵匡胤的后代成建制地成了俘虏,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物极必反,北宋的遗老遗少渡过长江以后,来到了杭州,不仅重新立国,史称南宋,还出现了几个很能打的人物,分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中兴四将”。

其中岳飞最能打,但是皇上赵构不想打,于是岳飞“莫须有”的命运就注定了,南宋和大金王朝和谈,以土地和金钱换来了和平。

九十年后,南宋终于逮着个机会,联手正在崛起的蒙古,南北夹击,准备联手灭金,报国仇家恨。

好了,扯了这么多,今天的主角就要登场了,他的名字有点怪,叫郭虾蟆,又叫郭蛤蟆。

在甘肃苍茫的荒漠上,有一座城叫郭蛤蟆城。

郭哈蟆城是大金王朝最后一座被蒙古兵攻破的城池,标志着大金王朝的谢幕。

遗址位于白银市会宁县,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已让这座古城残败不堪,只依稀可见曾经的烽火台、护城沟。

但这个遗址宛若一座丰碑,默默追忆着那个可歌可泣却鲜为人知的英雄:大金王朝的“岳飞”---郭虾蟆。

郭虾蟆(后世也作郭蛤蟆),又名郭斌。会州(今会宁)人,金朝名将,家族世代为射手。

大金天兴二年(1232年),金国的开封城内粮草已尽,蒙古大军随时可能围城。

金哀宗弃开封逃至蔡州(今河南汝南)。

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蔡州被攻破,金哀宗传位于完颜承麟后,自杀殉国。

金国灭亡后,各地将帅无不归降蒙古,只有郭虾蟆坚守巩州孤城近三年之久,让城头一直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让我们跟随《金史》来回顾那惨烈的最后一幕吧!

蒙古窝阔台汗八年(1236年)十月,蒙古大军并力攻城。

由于势单力孤,郭虾蟆预感城将不保,但决意死战到底。

他集中了所有的金银铜铁,杂铸为炮,又杀牛马慰劳战士,并且烧毁了自己的房子和财产,以示必死的决心,并且说:“无至资兵”,意思是说,什么也不能留给蒙古军!

郭虾蟆率余部日夜血战,有几次,蒙古兵凭借云梯已攻上了城楼,守城将士硬是将敌人赶了下去。

眼看军士死伤越来越多,城破在即,郭虾蟆命人堆积柴草在他的官署内,并且召集家人和手下将校的妻女,关在一间屋里,并亲自焚火。

郭虾蟆的爱妾从火中跑了出来,他把心一横,对爱妾吼道:“快回去,跟着我郭虾蟆就不能贪生怕死!”

期间,郭家一婢女冲出火堆,将一名两岁的幼儿交与过往的逃难百姓,说:“这是郭元帅之子,元帅为国尽忠了,我们不能忍心让他绝后。请您行个好,把这孩子收下吧!”

她把孩子交给了那个妇女后,磕了两个头,又返身跳入火中。

火越烧越大,郭虾蟆率领将士在大火前面拉满弓等待蒙古军攻到。

城终于被攻破,蒙古兵蜂拥而至,郭虾蟆站到大柴垛上,以门板掩护,射出二三百箭,百发百中,箭射完了,他把弓扔到火中,从容点燃柴垛,自焚而亡。

自始至终,巩州城军士无一人投降,全部以身殉国。

郭虾蟆殉难时,年仅45岁。当地人感其忠义,立祠祭奠他。

岳飞抗金,名垂青史。

郭虾蟆抗蒙,也当流芳百世。

郭虾蟆和其家眷、兵士的遗骨随着熊熊战火埋在了古城之下,不灭的是郭虾蟆独守孤城的英雄气概。

他的忠义惨烈壮举,连敌方都感慨动容。

据《元史·按竺迩传》记载,最后关头被婢女送出的郭氏遗孤,按竺迩听说后,很是感动,下令保全其一线血脉(按竺迩,蒙古将领,灭金时的大元帅)。

“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金国有着极为可怕的战斗力。

他们的统治者在极短时间内灭掉了北宋和辽国后,还是向往着让自己的民族从野蛮愚昧走向文明,所以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化。

但随着汉化的推行,传统的尚武精神与儒家文化便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冲突。

至金国中期的时候,金世宗和金章宗就试图极力阻止金国的继续汉化,可最终没有成功。

但汉化的推行,也让金国属地的汉民有了归属感,也就因此有了汉人出身的郭虾蟆这样的英勇战将,有了元好问那样的早就被汉化的,素以汉人自居的恪守气节的文人。

金国并存于宋元之间,因大部分国土及人口还是归属南宋,所以历史朝代的排列上并没有它的名字,只说唐宋元明清。

但那一段特殊的历史并不应被后人忘记,虽然我们一直是吟诵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长大的,但后世读史,更应抱着客观的态度。

南宋虽然偏安一隅,统治者也普遍保守,但还是家大业大,特别是在百年间,南宋名将辈出,不断给予金朝有力的打击,最终联蒙灭亡了金朝。

郭虾蟆城的残垣还立在那里,如同那段历史一直躺在逐渐泛黄的史书里。

西湖边有岳坟,跪着的秦桧等四人让后人既解恨又扼腕,而几乎不为人知的郭虾蟆埋骨处,又有何人前去凭吊?

青山何处埋铁骨,苍天有泪泣忠魂。

每个民族,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英雄,自己的“岳飞'!

自己的铁血丹心!(文/管见

本文作者:大侃世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