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妇女服饰述略野史趣闻
金朝妇女服饰述略
□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王 姝
摘 要:金朝妇女服饰经历了由简至繁,由沿袭女真传统至深受汉族服饰影响的过程。皇后各等服饰刺绣与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与精致,充分展现皇后级别的尊贵身份。宦门阶层妇女服饰亦有严格定制。平民妇女服饰并未有严格定制,庶民男女沿用女真服饰旧俗。
关键词:金朝 妇女 服饰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11-5
一、宫廷阶层妇女的服饰
金朝妇女的服饰发展经历了由简至繁,由沿袭女真传统至深受汉族服饰影响的过程。金朝宫廷妇女属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在服饰生活方面享有不同于普通妇女的特殊待遇,且等级严格不可逾越。这些待遇具有政治属性,同时亦是生活习俗的一个部分。女真族建国前服饰特点为“衣布好白,衣短巾左衽”[1]17,金建国初期宫廷中“风俗淳俭,居家惟衣布衣”[2]198,史载太祖皇后蒲察氏“性俭素,不好华饰,躬御缦缯而已。”[3]17皇后尊贵尚且仅着无纹饰之丝帛以为服,皇后之下妃嫔与宫人则更应简朴而不出其左右。即便在内廷间或遇雨雪,“虽后妃亦去袜履,赤足践之,其淳如此”[3]596。金熙宗朝天眷二年(1139)三月丙辰,“命百官详定仪制”[2]74,参考辽、宋之制逐步建立起金朝礼仪制度,同年“六月己酉朔,初御冠服”,皇帝、皇后的冠服制度即由此建立,宫廷中其他阶层妇女的服饰规制亦渐次建立。
后宫之中皇后最贵,且皇后的服饰最具代表性,《金史·舆服制》与《大金集礼》中特详列“皇后冠服”条目,从皇后的冠服、袆衣、裳、蔽膝至鞋靴,均巨细描述。冠服为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着的礼服。花株冠,用盛子一,青罗表、青绢衬金红罗托里,用九龙、四凤,前面大龙衔穗球一朵,前后各有十二花株,及鸂鶒、孔雀、云鹤、王母仙人、浮动插瓣等,后有纳言,上有金蝉鑻金两博鬓,以上并用铺翠滴粉缕金装珍珠结制,下有金圈口,后有金钿窠二,穿红罗铺金款幔带一。金初并无祭祀专用服章,帝、后出席祭祀活动仍着朝服,至“章宗时,礼官请参酌汉、唐,更制祭服,青衣朱裳,去貂蝉竖笔,以别于朝服。”皇后袆衣,即为皇后专门从事祭祀活动特制礼服。袆衣由深青罗织成翠翚翟之形,素质,十二等,领、褾、襈并红罗织成云龙。中单以素青纱制,领织成黼形十二,褾、袖、襈织成云龙,并织红縠造。裳,上体之衣;蔽膝,下体之衣。皇后裳有八副,由深青罗织成翟文六等,褾,襈织成红罗云龙,明金带腰。皇后蔽膝深青罗织成翟文三等,领缘,緅色罗织成云龙。裳与蔽膝间配有带饰,分为绶带、大带、革带、抹带等不同种类。明金带大绶一,黄赤白黑缥绿六彩织成,小绶三色同大绶,间七宝钿窠,施三玉环,上碾云龙,捻金线织成大小绶头,红罗花衬。大带,青罗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捻金线织成带头。玉佩二朵,每朵上中下璜各一,半月坠子各二,并玉碾。缕金打钑兽面、篦钩佩子各一,水叶子真珠穿缀。青衣革带,用缕金青罗裹造,上用金打钑水地龙,龙口攀束子共八事,以玳瑁衬金钉脚。抹带二,红罗、青罗各一,并明金造,各长一丈五寸。皇后的鞋履,以青罗制,白绫里,如意头,明金、黄罗准上用,玉鼻仁真珠装,缀系带。皇后的袜,青罗表里,缀系带。皇后的犀冠,减拨花样,缕金装造,上有玉簪一,下有玳瑁盘一[2]978。
上述皇后服饰,无论是冠服、袆衣、裳、蔽膝,还是大带、袜等物,表里均常用青罗或深青罗面料织成各状。刺绣图案方面,常绣制龙凤、鸂鶒、孔雀、云鹤、王母仙人、浮动插瓣、金蝉、兽面等喻意富贵、吉祥、长寿等图案。在金属等配饰方面,金丝、银线、玉石、珍珠等物为常用装饰材料。同时,各等服饰与饰品的刺绣与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与精致,充分展现皇太后、皇后的尊贵身份。皇后以下妃嫔服饰,“一品命妇衣服听用明金”。另金章宗元妃李氏,章宗朝画师曾作其画像一副,像中妃着小领窄袖,乃金人国服[4]93。一品命妇以下各品阶内命妇服饰情况史籍并未有详细记述,概许用明银、象金及金条压绣等织饰。宫婢则止许服絁绸、绢布、毛褐,不许用珠翠钿子等物。
二、宦门阶层妇女的服饰
金代宦门阶层妇女在服饰方面亦有相应的规制及特色。熙宗朝对宫廷妇女服章定例有具体详尽的规制,宫廷之外,亦对品官之家妇女服饰有等级要求。品官之妻因品官的官爵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各等级级别舆服制度具体为:“宗室及外戚并一品命妇,衣服听用明金,期亲虽别籍、女子出嫁并同。又五品以上官母、妻,许披霞帔。唯首饰、霞帔、领袖、腰带,许用明金、笼金、间金之类。其衣服止用明银、象金及金条压绣。正班局分承应带官人,虽未出职系班,其祖母及母、妻、子孙之妇、同籍兄弟之妻、及在室女、孙、姊妹并同。又禁私家用纯黄帐幕陈设,若曾经宣赐鸾舆服御,日月云肩、龙文黄服、五个鞘眼之鞍皆须更改。”[2]979由上述记载可知,一品命妇身份高贵,可享明金制衣;五品为一分界线,五品以上官母、妻可享披霞帔,可用明金、笼金、间金等为饰;日月云肩、龙文黄服等纹饰服制仅限帝王使用,即便曾为皇帝所赐上述纹饰服制用品,亦禁止使用。大定十三年(1173),在官承应有出身人、带八品以下官,未带官亦同,许服花纱绫罗丝绸,家属同,妇人许用珠为首饰。其都孔目与八品良闲官同,京府州县司吏皆与庶人同。《三朝北盟会编》记载,金朝富人则以珠玉为饰,春夏多以纻丝、锦衲为衫裳,亦间用细皮布;秋冬以貂鼠、青鼠、狐貉或羔皮,或作纻丝绢[1]17。
另外,根据《黑龙江阿城巨源金代齐国王墓发掘简报》记载[5]8,1988年5月在黑龙江阿城巨源乡村落发现一座齐国王墓葬,经过考证为金完颜晏之墓。随葬出土的物品中,有9层16件完颜晏妻子服饰,衣服种类有袍、衫、抱肚、钓墪、束带、花冠、鞋袜等,袍、衫多为盘领、开锯,具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点。纹饰由织金飞鸟、云鹤、如意云、团花、梅花、菱纹等构成。同时大量使用织金技法,也有印金、描金等技法。配饰中有一副近三角形刻花金耳坠,上嵌珠宝,制作精细工巧。该墓葬服饰文物的出土为研究金代贵族妇女服饰及首饰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史料。
三、平民阶层妇女的服饰
女真早期生活在塞北苦寒之地,冬季寒冷而漫长,因此有“化外不毛之地,非皮不可御寒,所以无贫富皆服之”之说。穿着皮革成为抵御北方严寒的有效手段,《三朝北盟会编》记载“贫者衣牛、马、猪、羊、猫、蛇、犬、鱼之皮。”[1]17《大金国志》亦载,贫者“秋冬亦衣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或獐鹿糜皮为裤为衫。裤袜皆以皮。至妇人衣,曰大袄子,不领,如男子道服。裳曰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条为圈,裹以绣帛,上以单裙袭之。”[3]553洪皓在《松漠纪闻》中记载,女真人“多衣皮,虽得一鼠亦褫皮藏之。皆以厚毛为衣,非入屋不撤,稍薄则堕指裂肤。”[1]17域内常见动物诸如牛马、猪羊、猫犬、鱼蛇、獐鹿糜甚至是鼠皮,皆成为早期女真人秋冬衣裤、帽子、袜子等服装的主要原材料,妇女则上着大袄子,下着锦裙。又“贫者春夏并用为衫裳”,因女真“土产无桑蚕,惟多织布,贵贱以布之粗细为别”。春夏之季则以布匹为主要服装材料,富者着细布,贫者则着粗布。
随着金宋间不断的往来与征战,金朝境内女真人与汉人逐渐融合。在服饰等生活习俗方面,汉人受女真影响颇大。南宋范成大在《揽辔录》中记载了金境内汉族民众着女真服饰的情景:“民亦久习胡俗,态度嗜好,与之俱化,……最甚者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自过淮已北皆然,而京师尤甚。”[6]12苏辙诗亦有云“衣服渐变存语言”,又“左衽已过半”等。不仅如此,许多底层汉人还能够讲习女真语言、着女真装扮,陆游诗既云:“上源驿中捶画鼓,汉使作客胡作主。舞女不记宣和妆,庐儿尽能女真语。书来寄我宴时词,归髻知添几缕丝?”女真人同样受到汉人习俗影响,但不同的是女真统治者却多次下达诏令禁止女真人着汉人之服,力求保持女真化。如天会七年(1129)六月,“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3]78大定二十七年(1187)十二月戊子,“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2]199另“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2]984
金于熙宗朝天眷二年(1139)三月丙辰,“详定仪制”[2]74,在服饰方面规定了帝后、太子、臣下及命妇之朝服与祭服,但对普通民众却并未有严格的服饰定制,庶民男女沿用女真服饰旧俗。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全枝花,周身六襞积。上衣谓之团衫,用黑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掖缝,两傍复为双襞积,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带色用红黄,前双垂至下齐。许嫁之女则服绰子,制如妇人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为之,对襟彩领,前齐拂地,后曳五寸余。大定十三年(1173年)规定,太常寺拟士人用僧尼道女冠有师号,许服花纱绫罗丝。庶人止许服絁绸、绢布、毛褐、花纱,无纹素罗、丝绵,其头巾、系腰、领帕许用芝麻罗、绦用绒织成者,不得以金玉犀象诸宝玛瑙玻璃之类为器皿及装饰刀把鞘,并银装钉床榻之类[2]986。另外,大定十三年(1173)十一月壬子,吏部尚书梁肃请禁奴婢服罗绮。世宗既曰:“近已禁其服明金,行之以渐可也。且教化之行,当自贵近始。朕宫中服御,常自节约,旧服明金者,已减太半矣。近民间风俗,比正隆时闻稍淳俭。卿等当更务从俭素,使民知所效也。”[2]160虽然世宗朝亦推行女真服饰等级化制度,但是世宗本人在等制之外,更希望内外官员做俭素的范例,通过教化令上行下效,而非强行禁止。章宗朝明昌二年(1191)四月庚寅,“禁民庶不得服纯黄银褐色,妇人勿禁,著为永制。”[2]218金朝还规定“奴婢止许服絁绸、绢布、毛褐。倡优遇迎接、公筵承应,许暂服绘画之服,其私服与庶人同。”[2]986通过对各等级妇女服饰规范的制定,金朝形成了妇女服饰制度,使贵贱有等的特色。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金朝妇女服饰由沿袭女真传统至深受汉族服饰影响的过程。皇后各等服饰刺绣与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与精致,展现皇后级别尊贵身份与高贵地位。一品命妇衣服听用明金,以下各品阶内命妇概许用明银、象金及金条压绣等织饰,宫婢则止许服絁绸、绢布、毛褐,不许用珠翠钿子等物。宦门阶层妇女服饰亦有严格定制,五品以上品官家庭母、妻可享披霞帔,可用明金、笼金、间金等为饰;日月云肩、龙文黄服等纹饰服制仅限帝王使用。平民妇女服饰并未有严格定制,庶民男女沿用女真服饰旧俗。春夏之季则以布匹为主要服装材料,富者着细布,贫者则着粗布。
参考文献
[1]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脱脱等撰.金史[M].中华书局,1975.
[3]宇文懋昭.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上下)[M].中华书局,1986.
[4]罗继祖.枫窗脞语[M].中华书局,1984.
[5]黑龙江阿城巨源金代齐国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9(10).
[6][宋]范成大.揽辔录[M].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
★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规划课题一般项目(2015)。
★作者王姝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本文作者:福贝勒府(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