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和篆书字典汇(最完整最全面清晰)野史趣闻

2018-08-17 20:30:33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接下来奉上字典: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 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篆书字典:

本文作者:笔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