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庚纪》看商朝末年——商朝的灭亡野史趣闻

2018-08-17 20:30:28

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那么帝辛又怎么成为了一位亡国之君?其因有三:

第一点,在周朝以前,人们笃信天命,婚丧嫁娶都要请巫师卜算吉凶,就连买个东西你都要问问老天爷答不答应,即便是君王也无法违抗。就拿周国灭商来说,武王伐纣前也都是要先祭天才敢发兵。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神权在那个时代是凌驾于王权之上的,而帝辛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作为一个革故鼎新的君王,自然无法忍受一帮神棍骑在自己头上,对于神权的打压达到了历代商王的顶峰,这也成为商王朝灭亡的祸根之一。

立志开创新时代的气概

第二点,封建时代,帝王之位一般都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进行传承的,但其源头还要追溯到帝祖甲礼制改革。在帝祖甲礼制改革之前,各族一般实行的都是'兄终弟及'的传承方式,而改制后,直接导致了一批人的利益受损,这批人里最出名的要属比干、箕子和微子了。

因为改革,使得他们失去了王位继承的机会,而因为利益受损,自然地将他们这样的利益集团推到了帝辛的对立面,虽然在这个集团内也有不同的派别,但对抗帝辛的共同目标将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帝辛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在处理内部问题时却显得有些软弱,并没有采取强硬的手段镇压,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微子通敌,以及贵族们与周人的里应外合。

贵族的背叛

第三点,从历史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王朝都存在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而经过了六百多年的发展后,商王朝也面对了这样的局面。其实在帝乙传位给帝辛以前,商王朝的影响力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帝乙去世后不久,东夷便开始不断地骚扰商朝的领地。

一国国君应有国君的尊严,一个为了活命而自贬为奴隶的人,一个没有血性的人,又怎么配成为一国之主。想来如果由微子即位,那么不用周族人灭商,东夷恐怕就先将商王朝给覆灭了。也许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帝乙才将王位传给了帝辛。

帝乙的眼光是对的,帝辛即位后将内部一直蠢蠢欲动的贵族势力和神权势力打压了下去,对外也平定了东夷,震慑住了包括周人在内的各地首领。如果事情能一直这样顺利下去的话,帝辛将会成为商王朝的中兴之主,人类的发展也将向前推进八百年。

可惜,一切都只是如果,帝辛留下的微子,一个为了个人利益得失而置国家于不顾的小人,将帝辛一直想尽办法掩饰的颓败的现状透露给了周人,直接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

如果,如果上苍能再给帝辛多一点时间,让他能够收拾好东夷一战的战果,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吧。

本文作者:哼哥聊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