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历史(三十九、商朝——祖甲 )野史趣闻
祖甲,生卒年不详,亦称且甲、帝甲,子姓,名载,商王武丁之子,商王祖庚之弟,商朝第二十四任君主,祖庚死后即位,他在位三十三年,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商朝中兴。祖甲死后由其子廪(lǐn)辛即位。
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这使祖庚非常感动,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即位7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
为了报效祖先功德,商人盛行祭祀,但所祭对象和顺序都很零乱,没有一定的规矩。祖甲即位后,创造了“周祭”之法,具体方法是:从每年第一旬甲日开始,按照商王及其法定配偶世次、庙号的天干顺序,用羽、彡(shān)、三种主要祭法遍祀一周。周祭以旬为单位,每旬十日,都依王、妣庙号的天干为序,致祭之日的天干必须与庙号一致。如:第一旬甲日祭上甲、乙日祭报乙、丙日祭报丙,直至癸日祭示癸;第二旬乙日祭太乙(汤)、丁日祭太丁;第三旬甲日祭太甲、丙日祭外丙。如此逐旬祭祀,一直祭到祖甲之兄祖庚。用一种祭祀法遍祭上甲到祖庚的先工先王,需要九旬。祭毕,再分别用另两种祭法遍祀,直到全部祭遍为止。周祭之法,使殷人的祭祀系统更为严密规范,因此盛行于商代后半期,并逐渐达到最高峰。祖甲创立的周祭之法是祖先崇拜和宗教制度的最好体现。在上古文明中,各大民族都有自己的祭祀体系,周祭之法和古巴比伦、古埃及的祭祀法各不相同,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祭祀系统。
商朝君王祖甲执政后期,蚕丛氏部落不屈服商朝人的控制,领导部族奋起反抗,结果弱不胜强,战死岷山,族人四处逃散,他们的一支,“从茂汶盆地的东面翻过与岷山相连的玉垒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的西北沿”,志在伺机重新抗争。
按说在祖甲他妈妇好打败了西羌之后,商朝的西部的地盘就应该安定了。然而事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在武丁之前,西羌之所以经常来商朝的地盘上抢劫,人家那是有苦衷的,苦衷就是他们也经常被别人抢。
西绒,是生活在当时商朝西部的一些游牧部落。自古以来,抢劫就是许多游牧民族的主要爱好之一。之所以要抢,那也是没办法,长期以来,这些游牧民族的生产资料除了牛羊马就是牛羊马的奶,对于生产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必须品,他们是不擅长的。这和他们的邻居比起来,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拿畜生去换,要么就去抢。
由于这些游牧民族擅长骑马,这在交通基本靠走的当年那可是来如风去如电,干起抢劫来,成本低,效益高。于是在大多情况下,他们就义不容辞的去邻居家里抢劫。 在西羌没被商朝搞定之前,西绒的邻居就是西羌。 虽说相对于商朝西部的一些诸侯来说,西羌是比较彪悍的,但强中自有强中手,在西绒面前西羌还是差了点,经常被抢。不让抢,就打,打不过,没关系,再到商朝的地盘上把被西戎抢劫的损失补回来! 所以,在武丁之前,商朝西部的基本情况就是,西绒抢西羌,西羌抢商朝,谁怂谁受气。
后来,武丁不干了,奋起反击。在受了商朝和西戎的夹板气之后,西羌hold不住了,被武丁的老婆妇好打败,迁徙的迁徙,投降的投降。 之前还有西羌挡着,商朝和西绒之间很少有正面冲突。但当武丁搞定了西羌之后,商朝西部的疆域就和西绒接壤了。
当初西戎和西羌做邻居,西戎抢西羌。现在西戎和商朝做邻居,西戎怎么办?还是抢!鉴于武丁和妇好开的这家夫妻店太过霸道,别说抢劫了,连不服都要挨打!实在是令人闻风喪胆!所以在和商朝做邻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西戎还是比较乖的,不敢造次。毕竟抢劫也要看成本和收益,为了点东西再把小命给搭进去,实在是划不来!
但是到了武丁晚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时巾帼将军妇好已死,武丁也是垂垂老矣,于是西戎的一些部落蠢蠢欲动,个别胆大的甚至开始试探性抢劫。不抢没办法,除了自然灾害生活困难之外,有些生活必需品还是要用的,当你用惯了先进民族生产的先进产品之后你就再也回不去了,自己又造不出来,拿牛羊皮货跟人家换,很多时候人家还不屑和你们这些野蛮民族做生意,搞贸易歧视,于是只能抢。反正来如风去如电,抢了咱就跑,游牧民族走到哪里都是家。抢劫路线还是之前西羌的地盘。
虽说西羌已经被商朝收编如果再来抢劫就是和商朝过不去,但此时的武丁已经是力不从心了。最能打的老婆已死,把军权交给别人又不放心,自己也垂垂老矣来日无多,儿子又没什么本事,商朝折腾了几十年也该歇歇了。 既然如此,那就歇了吧!让儿子平安的接班,才是你此时应该做的事。
知子莫如父,可以说武丁看儿子还是很准的。接他班的儿子祖庚,确实是一个没本事的人。祖庚是个老实人。但老实人往往是要受欺负的。在祖庚即位的几年时间里,西戎寇边日盛,商朝的西部诸侯被西戎抢的叫苦连天。几年以后,祖庚死,弟弟祖甲立。老子英雄儿好汉,祖甲决定学自己的老子收拾西戎那帮孙子!
帝祖甲十二年,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后,祖甲顷举国之力,在各路诸侯的配合下,亲自带兵出征,打算一次性解决西绒问题!
可以说,只要不窝里斗,团结起来,商朝的实力还是很牛的,不到一年,西戎平定。继武丁之后,商朝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向西扩大到今天的甘肃东部。
地盘是打下来了,但山高路远,祖甲是无法亲自管理这些地盘的。换句话说,祖甲得找一个人代表他来管理这些不听话的西戎。
此时的商朝,已经由部落联盟或者联邦制度逐渐向封建(分封建国)制度转变。在武丁时期,被分封的对象一般都是和自己有血液关系的亲戚,立功的手下,或者对领导忠心又能镇得住别人的诸侯。此时祖甲要想找别人代为管理刚刚打下来的地盘也必须符合以上条件。关于替他管理西戎的人选,祖甲选择了一个长期和戎狄打交道的部落首领——组绀(gàn )(公叔祖类)。
说起这位组绀同志,那可是大有来头。关于他的前世今生我们暂且不提,只需交代一下他的后代就一定会让你醍醐灌顶。
组绀首领的儿子就是古公亶dǎn父。古公亶父,姬姓,名亶。古公亶父是后人对其的尊称。如果你不知道古公亶父,没关系,但他干过的一件事你一定要知道:当年他接班当了部落首领之后把家搬到了岐周(今陕西岐山),从此,他的部族因此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周!再往下说,大家就都知道了,姬亶有个儿子叫季历,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看过《封神榜》的同学都知道,周文王的儿子就是周武王,姬发!
本文作者:阿尔有话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