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得崛起野史趣闻

2018-08-17 07:00:22

周朝,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最后一个国家。

周朝崛起于商末。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周文王姬昌是为商朝西伯侯,西伯侯姬昌在当时口碑极好,有圣人之称。纣王见西伯侯深受人民的爱戴,害怕其造反,就下旨要西伯侯来朝歌,西伯侯姬昌知道自己去朝歌危险重重,无奈当时自己的诸侯国实力不敌商朝,只能领旨来到朝歌,姬昌刚到朝歌,纣王就下令囚禁了西伯侯。这一关就是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西伯侯姬昌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对朝廷毫无怨言,纣王也找不出杀他的理由,这时一些关系好的老臣重臣如比干黄飞虎等纷纷求情,纣王也是一度犹豫起来了,纣王还听说他是圣人能未卜先知,就杀了他大儿子伯邑考做成肉饼给他食用,如果他不吃,说明他的确有这能耐,就得杀掉以除后患。姬昌善演先天数对这早就心知肚明,但为了保命,还是忍着心中巨大的悲痛吃了,于是纣王认为他不过是徒有虚名的庸人,对他放松了警惕,甚至内心还生出了一丝歉疚,在加上西伯侯表面功夫做的非常到位,又是珠宝又是美女的进贡给纣王,这使纣王彻底放松了心中最后一点警惕,还是把西伯侯姬昌给放了,就这样商朝纣王无疑放虎归山,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西伯侯姬昌回到诸侯国,想到自己儿子的死伤心欲绝,但以成定局,伤悲也徒劳,内心也知道如要为自己的大儿子报仇,最好就是灭掉商朝杀纣王,就这样西伯侯姬昌定下宏图大志,重立自己的二儿子姬发为诸侯国太子,厉兵秣马发愤图强。

西伯侯发展强大的过程中,少不了一个人的功劳,那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姜尚姜太公。话说当时的姜子牙在自己八十岁得时候还任商朝下大夫,因见纣王荒淫无道,便弃官逃往西岐,暂时隐居在渭水河边的小村庄里,以待时机。 一天, 他正在渭河边钓鱼解闷,有一樵夫武吉担柴路过,,见他竟用直钩钓鱼,还离着水面三尺远,鱼钩上也没挂香饵,便问长者贵姓。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号正熊。'武吉叹了口气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象你这样愚拙的人,还自号正熊,实不相称!'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钓鱼是假待机进取是真。然而要钓王与侯,宁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说罢,就担起柴担进城去了。这就是中国非常出名的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由来。不料武吉进城失手打死了守门的军士招来杀身大祸,巧逢西伯姬昌路过,得知武吉是个孝子,家中有老母无人奉养,便赠与黄金十两,命他回去安顿好老母再来领罪。老母亲绝望无比,没有办法只有带武吉来向姜尚求教解救之法。姜子牙教他如此这般,从此武吉只在乡中干活,不再进城去了。 光阴似箭,不觉又是一个春天。一日,西伯来到渭河边踏青打猎。忽听有人唱道:'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治世有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慢惜寻贤路……'姬昌命人将歌者找来,见到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骗我,不来领罪,反在此唱歌?'武吉便照实说了,并说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认为姜尚必是贤者,便当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带路来河边寻访姜尚。姜尚为试姬昌的诚心,未理采而避入芦苇丛中。姬昌求贤心切,三日后,又封武吉为武德将军,再次带路,亲率百官一同再访姜尚,封为太公。 后来太公辅佐文王,随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当然这是后话。

姬昌得到姜尚后,积极地向学识渊博、通晓历史、时事的姜子牙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子牙就给姬昌提出了“三常”之说,姬昌听后大喜,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自此,英雄有了勇武之地。辅佐西伯侯姬昌期间,姜子牙为西周制定了一连串的内外政策。对内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安居乐业,为灭商打下很好的经济基础;对外麻痹纣王,暗中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在姜尚的谋划下,周国越来越强大。文王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并尊他为尚父。武王对姜子牙言听计从,慎于行赏,力求令行禁止,使西周政治愈发强盛。而此时的殷商王朝更加昏暗,叛殷商投靠西周的诸侯越来越多。周朝羽翼渐丰,国势日隆。

公元前102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由于殷商纣王自己的无道,商朝百姓早就恨不得其早死,所以周国军队进展顺利,本月二十八日就以打到殷商都城朝歌不足百里,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只好仓促部署防御。防御的商军中大量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便纷纷临阵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军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尔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

此一战商朝灭亡,周朝历经800年左右,(这里也有个传说,话说周朝得到天下,这天姜子牙登台做法为周朝祈福,正当神灵附体时,被武王喝醒,太公醒后,大叹,真是天命不可违,武王问他什么事,太公说到,我刚刚正在为我们大周祈福,被你喝醒,你去数数我刚刚附体时走的步数,每一步代表一年,武王一听,急忙去数,正好八百步)分西周和东周,传三十代三十七位大王。

本文作者:博聚原创故事汇(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