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寄奴以一敌千野史趣闻

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七百多年后的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无比怀念刘寄奴。
刘裕,出生在晋朝末年,京口一家普通家庭,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把他送到外婆家里寄养,所以大家都叫他寄奴。后来父亲又娶了一房媳妇,给寄奴生了两个弟弟刘道邻,刘道轨(后来都是寄奴事业上的帮手)。寄奴16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所幸这时候寄奴已经长大回家,承担起了养育后母和两个弟弟的重任。
寄奴身材高大,仪表不凡。但此时也只能靠砍柴,编草鞋来谋生,养活一家人。终于把弟弟们养大了,寄奴已经二十大几了。为了出人头地,寄奴选择参军,投靠北府军名将刘牢之部下。

寄奴作战勇敢,向来以“敢战”闻名,于是被提拔为队长。
在讨伐孙恩的一次战斗中,寄奴奉命带领十余人去侦查,路上遇到数千敌军。“敢战”的寄奴岂能畏惧区区数千人,一声大喊,带领手下十余人冲向敌阵。对面的敌人呆住了,哪有十几个人冲数千人的,今天不把你们这群不知死活的东西收拾了,以后我们怎么混。于是敌人也朝寄奴他们冲了过来。
双方一交手,刘寄奴的部下很快被砍杀殆尽,甚至刘寄奴也被撅倒在地。但寄奴很快又跳了起来,浑身是血,手提大刀,哇哇大叫再次冲入敌阵,并手起刀落砍杀敌军十多人。一夫拼命,万夫避让,敌人看到刘寄奴这幅不要命的样子,而且凡是和他对阵的都被砍倒在地。再也没人敢去跟这个不要命的对阵了,于是纷纷后退。
寄奴的上司刘敬宣赶到时,看到一副神奇的场面,数千敌军在前面逃跑,刘寄奴浑身是血,提着大军,哇哇怪叫在后面追。刘敬宣叹息良久。后来把刘裕逐步提拔为北府军高级将领。
刘裕“敢战”之名绝非浪得,面对孙恩、卢遁等叛军,刘裕屡屡以数百乃至千余人对阵敌数万,且屡屡大破之,久而久之,孙恩,卢遁听到刘裕大名都不敢交战。

加油,撑不下去了,就继续撑!
作为吊丝,唯一可以拿出来拼的,只有一条贱命了。如果连命都不敢拼,还能靠什么出人头地。
每次想起刘裕,脑子里都浮现一副画面,一个想出人头地的青年,浑身是血,哇哇大叫的提着大刀追赶,他的前面,是数千胆破逃亡的敌人。
本文作者:中白(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