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军苦守边疆50年,皇帝被感动得大哭,却并没有发兵相救野史趣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大的朝代,巅峰时期可谓是四海臣服,万国来朝。然而,经过安史之乱后,曾经雄视天下的大唐王朝却一蹶不振,国力迅速下降。

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大汉王朝从此与西域交往密切,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大汉朝最终一统西域,将西域纳入汉朝版图,并且在西域建立了都护府进行管理。然而到了两晋时期,中原政权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西域又分裂成许多的小国家,后来一直到隋唐的时候,西域才又被中原王朝纳入版图掌控。
起初,唐朝对于西域的管理非常重视,不但在西域长期驻扎重兵,还从中原迁徙大量人口充实西域,目的是将西域彻底变成中原疆域。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是大唐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麾下数万唐军,威震西域、中亚诸国,此时的西域牢牢的掌握在大唐手中,吐蕃、回鹘等国虽然一直对西域虎视眈眈,慑于唐军武力而不敢轻动。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声势浩大,李唐皇室仓皇出逃,于危难中继位的唐肃宗李亨紧急抽调全国各地兵马赶来平叛,其中就包括镇守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大部兵力。
见中原内乱,西域防守空虚,吐蕃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举倾国之兵攻下了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的失陷,等于将安西都护府与中原完全隔离了,此时留守安西都护府的将军叫郭昕,乃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亲侄子。面对突然的巨变,以及强大的敌人,郭昕有家难回!从此不得不留守西域,带领着不到一万的唐军继续守护着大唐的西域。虽然云山阻隔,不知中原情况,但是为国家坚守疆土是他的信念。

然而这一隔就是十五年过去了,郭昕派出的几批信使终于有人回到了唐朝都城,当衣衫褴褛的西域士兵出现在朝堂上,唐德宗李适和满朝文武百官才知道在很远的,一个叫西域的地方,还是属于大唐的,那里还有大唐的将士在苦苦守护着!一时,朝堂上哭声一片,唐朝皇帝泪流满面的给所有西域将士进行封赏,普通士兵都连升几级,郭昕则被封为“武威郡王”。
消息传到安西后,郭昕和众将士们都激动无比,因为他们知道,虽然大唐皇帝已经换了两任,但是国家却还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守卫西域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西域的将士们虽然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却还是没有等来唐朝的救兵,因为此时的大唐内忧外困,早已经没有能力派军队来拯救他们,西域的将士们只能孤军奋战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期间,郭昕拒绝了很多次吐蕃国的招降,与众将士们打退了无数次敌人的进攻,坚守了50年的西域将士,他们的满头青丝早已变成皓首苍髯,他们身上的明光重铠早已破裂,他们手中的唐刀早已砍缺,唯一不变的是安西都护府50年来一直飘扬着的大唐旗帜!
公元808年,西域的唐军只剩下最后一个城池--安西都护府重镇龟兹。吐蕃发起了最后的猛攻,早已在吐蕃的围困下弹尽粮绝的守军,在70多岁郭昕老将军的带领下,清一色白发苍苍的老兵,拔出武器,发出震天的喊杀声,登上城头,与百倍于己的吐蕃军进行了最后的浴血奋战!

本文作者:古今风云录(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