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学生课本曝光,图文并茂每页都令人大开眼见,多少钱都不卖野史趣闻

2018-08-15 07:00:15

清朝小学生课本曝光,图文并茂每页都令人大开眼见,多少钱都不卖

中国自古以来,都以有文学传承著称,的确,如今我们从小诵读孔孟之道,学习做人的道理。这是中国传承的脉搏,是不可抛弃的部分。有了孩子,就会有教育。古人有私塾,如今我们有学校,古人有古书,我们有课本。很好奇,古人的古书,是他们教书的教材吗?学生手中拿着的书本,好奇里面的内容,跟我们的大同小异吗?先从做人,识字开始吗?站在时代前列的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的语文课本,离我们最近的清朝课本,被爱好者收藏下来,不知道,看到这些课本的你们,有什么感想。

建造于清朝晚期的唐弢学校,是按照人名命名的,2016年的时候,被改名为甬江中心小学。学校不光建校时间早,最宝贵的是里面的课本。晚清时期的课本,在战乱年代,被爱好者收藏。谢永刚是学校的老师,对书籍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古代的书籍课本。而他收集课本的灵感,来源于两个人的对话。在民国时期,两个年过五旬的人,说起了自己小学的课本,两人还背诵了课本中的内容。这让谢永刚很感兴趣,如果自己收集到他们的小学课本,该多好。

于是他开始了收集各个时期的课本,而且是不惜高价。他收集了千本教科书,他表示,自己收藏的不是书本,更是中国的文化传承,多少钱都不卖。有嘉庆年间的,还有道光年间的,更让他惊喜的是,道光年间的书里,竟刻有”课本“二字。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这两个字,一直传承至今。知道了课本的来源,接下来看一下课本的内容。课本中的内容简单明了,而且图文并茂,都是古代的语言方式,对于读过古文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课本的内容基本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可见,清朝的小孩,也是从小教育怎么做人,然后才是做事。课本中的每一页,都令人大开眼见,尤其是上面的图案,和课本的文字相得益彰。课本的顺序感也很强,跟我们现在的书本差不多,先是导语,然后目录,最后才是每一课的内容。看完晚清时期的小学课本,有何感想。

本文作者:青史一卷(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