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接见溥仪,溥仪提出的两个工作,现在挤破头皮也找不到野史趣闻

2018-08-14 18:00:13

清朝到了末期的时候,由于长年的政治腐败和长期一来忍受西方列强的压迫和欺凌,天下的百姓都生活的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因此孙中山领导革命推翻了清政府长期以来的腐朽统治可以说是解救了天下的百姓,对于天下人民来说是一个福音。不过这样也导致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流离失所,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无家可归的闲人。

那时候的清朝其实早已经名存实亡,各地的军阀割据早已经没有人是真心的服从于皇帝,但是毕竟是曾经尊贵无比享受荣华富贵高高在上的皇帝,溥仪也不甘心就这样直接沦为一个普通人,因此他不惜背弃了国家投入了日本人的怀抱,让日本人借着他皇帝的名号建立伪满洲政权,他成了一个卖国求荣的汉奸,不惜帮日本人做事也要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天下人的唾弃他也不理不睬,完全没想过自己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到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日本早已经自身难保更不会搭理他这个没有什么用的皇帝,所以没有人理会的溥仪,作为第一号大汉奸也当然被抓了起来。不过因为他的身份到底是特殊的,所以并没有立即处死而是关押了起来。这一关就关到国内的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以后溥仪得到了特赦被释放出来。但是他的身份仍然非常的尴尬,经历了这些风雨之后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如今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民众而已,但他释放出来没多久周总理还特意百忙之中抽了空出来与溥仪会见。

因为关押了太久,以后也不会有人像当初那样供养他的生活,所以溥仪如今需要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因此周总理就问溥仪想做什么工作,溥仪仔细想了一会说,自己从小是在故宫里长大的,对故宫非常的熟悉,因此做故宫的工作人员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周总理想了之后却认为,毕竟溥仪身份特殊,如果在故宫里工作有一些偏激的民众可能会不乐意,极有可能引起骚动。这样无论是对于民众还是对于溥仪都不太妥当,所以拒绝了这个要求。

溥仪无奈之下提出另一个要求,说自己想做一个医生去救死扶伤弥补自己以前犯下的罪过。虽然这样的出发点很好,想要为人民造福,但是溥仪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而且年事已高,这样的工作他也很难胜任,再者如果病人知道给自己看病的是曾经的皇帝不知道会受到怎样的惊吓,对于病人的情绪也是很不好的。经过再三考虑,周总理提了一个建议,推荐溥仪去北京植物园担任园丁的工作,这份工作十分的清闲,这样既可以修身养性又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在这样清闲的环境中溥仪也可以安稳的度过自己的下半生了。

溥仪一听也对周总理推荐的这份工作表示非常的认同,虽然之前什么工作都没做过,但溥仪也不负所望在之后的工作里也是十分努力上进。从皇帝到普通人的转变,从前一直接受他人的奉养,如今自食其力对溥仪来说恐怕也是一种很好的人生体验。

本文作者:论史鉴今(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