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位买卖价格表,网友:买下整个清朝都没问题!野史趣闻
2018-08-14 14:00:28
乾隆年间,由于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捐纳封官就正式成为国家收入的一大部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遇到事情后才开始捐的,即史书上所说的“大捐”;另一种是长期实行的“常例捐”。于是,没文化的人就开始他们的买官之路。
下图就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官职的价格表(一部分),明码标价,钱到就封你做官,让你祖上荣光无限:
、
乾隆年间,一两白银的购买力,一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大概是这个价,参考就行。
不过,这个价格表可不是一直不会变的哦。嘉庆之后,国力不仅衰退,钱也快没了,捐纳制度“全面开放”。接着买官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捐纳出身的官员比例也越来越大,都直接超过需要考取功名的考生了。不过这次的官价可大大缩水了。因为卖官的太多了,导致价格直接飙低。下图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官位价格表:
买官一般交付的都是银子,不过也有很多人是以实物交换,比如马匹、骆驼、粮食等。
由于买官的人太多,但职位又不够,而且这些买来的官员基本是闲着,没有任何实权,原本指着利用职务获取钱财的想法破灭。还有的人是借钱买官的,借了钱就必须要还,所以为了还钱,他们就以官府的名义在港口,公路设关卡收费,加重税收,这也就导致清朝末期全国十里一关,五里一卡,市场收税的手段也层出不穷,国运衰也是自然的了。
本文作者:糖糖的笑话(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