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帝王: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野史趣闻
清朝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了中国268年之久,这样一个气势磅礴的大朝,最开始,只是一支部落,是由那个人带着军队左征右伐,不断与明朝抗战,才建起历史上的清朝,那个人就是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也就是史上的清太宗。
皇太极,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他是清朝初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的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小时候的皇太极聪明伶俐,喜欢读书,在部落的诸位将士中是唯一识字的人。他做事严谨 ,管理事务井井有条,在他年仅7岁的时候就帮着母亲料理家务,掌管家中财政支出。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开始跟随父亲和一众兄弟在草原上狩猎,他箭法精准,绝无虚发,长期的狩猎经历也使皇太极英勇善战,力大无比。 皇太极很像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他吃苦耐劳,体格健壮。
传闻沈阳实胜寺曾经藏有皇太极用过的一张弓,整个弓身长四尺余,它的重量一般人不敢轻易举起,就连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士也很难拉开,然而皇太极当年却运用自如,用它征战四方。
后来,努尔哈赤死后,代善和他的儿子岳托以及萨哈廉,均拥护皇太极继承汗位。拥戴皇太极的原因正是因为皇太极才德冠世。九月一日,皇太极在大政殿即汗位,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时,明朝正因为宁远的胜利而变得嚣张起来。皇太极曾表示希望彼此和好,明朝却大兴水木工程,整顿军队,加紧备战。
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讨伐明朝。皇太极想尽早发动进攻,发动了宁锦之战,结果自己伤亡惨重。
皇太极在位期间,他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加强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因为皇太极本人有很好的文化素养,所以他推行了振兴文化教育的措施。他还派人丈量土地,将剩余土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允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他还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命令儒臣翻译汉字典书。
皇太极在五十岁时,他最爱的妃子——宸妃逝世,与此同时,他的身体也变得虚弱起来,在此期间,他曾大赦天下,不再像以前一样终日整理朝政,这也是皇太极渐渐老去的象征。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仅52岁。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
他的一生充满辉煌战绩,也是他为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后世君主重视教育奠定了基础;他所进行的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他所推崇的汉语言文化也为我国文学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不得不使人对他尊敬万分。他也不仅是开国皇帝,更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可多得的明君。
本文作者:趣游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