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的那些事儿:清宫里真的有满清十大酷刑这种东西吗野史趣闻

2018-11-23 08:01:00

满清十大酷刑?哇!听起来就好刺激,似乎在很多影视剧里都出现过哦。小君记得小时候一看清宫剧,这情节里总会出现“十大酷刑”这样的字眼,尤其是当宫女犯了错,主子马上就会大声吆喝一声:“上满清十大酷刑!”

接着的情节就是一堆太监把这宫女拖下去,再接着就只剩下各种惨叫声了。

当时看这样的画面,还真真觉得清朝人残忍,连这样的酷刑都能搞出“十大”来。

不过现在看的书多了以后,小君就有疑问了——“这十大酷刑真的有吗??”(请叫我十万个为什么!)

有还是没有呢?

翻阅了很多资料后,小君比较肯定和确定的告诉大家——其实真不存在'满清十大酷刑'

咱们中国古时候各朝各代,严刑峻法多如牛毛,什么斩首、腰斩、针刑、凌迟等等,一个比一个恐怖,那个时代,真真是把人就当做'机器'一样,一旦犯罪,就把你身上'零件'都卸下来,至于怎么个缷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这些所有的刑罚,我们都统称为'满清十大酷刑',至于为何要加'满清'二字,小编我遍查所有资料都没有得到准确答案,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也许是清朝入关以后搞了几次大屠杀,比较血腥,同时这些酷刑在清朝使用比较频繁,所以安在他们头上了。而关于这'十大',怎么排名的,也有很多说法,今天,小编就带各位看看其中认可度比较高的两种:

第一种'满清十大酷刑'说法:笞杖、鞭扑、枷项、宫刑、刖刑、割鼻、斩首、腰斩、梳洗、剥皮、烹煮、绞杀、凌迟、车裂。

这几个刑罚大家基本都知道,这里说说几个比较陌生的:

“刖刑”—这个刑罚在夏商周时候就有,很残酷,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还有一个“膑刑”和它类似,指挖去膝盖骨。我们所熟知的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正是因为受此刑而将名字“孙宾”改为“孙膑”。

“绞杀”—外国的绞杀咱们电视里都看到过,就是用绳子勒,而中国古代的就比较残酷,通常是把犯人的头颅固定在弓箭的弓弦上,然后左右两个人一起扭绕,直至犯人死亡。

“腰斩”:这个刑罚周代就有了,周代的死刑有车裂、杀、腰斩三种,我们通常所说的砍头就是“杀”,而“腰斩”,顾名思义,就是从腰部将人砍成成两节,刚砍完时,人还没断气,得过一会,残忍程度可见一斑,被处以此刑的有我们很熟悉的秦朝丞相李斯。明朝时拒不服从朱棣的大儒—方孝孺(最后被判“诛十族”)

总之,这些刑罚一个 比一个重,原谅小编我就不过多配图了,实在是很恐怖,自己脑补即可。

第二种'满清十大酷刑'说法: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活埋,鸩毒,棍刑,锯割,断椎,灌铅,弹琵琶,抽肠,骑木驴。

这里说说'烹煮',因为这刑罚和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有关,'请君入瓮',这成语来源于咱们的武则天,事情是这样的:

来俊臣和周兴是武则天手下的两名酷吏,死在他们手上的人不计其数,可有一天,突然有密报周兴和丘神勣串通谋反,武则天知道后便命令来俊臣审这个案子。怎么个审法呢?来俊臣想了个妙招:

一天来俊臣请周兴到家里作客,他们一边聊天,一边喝酒。来俊臣对周兴说:'有些囚犯啊,犯了事儿怎么动刑都死不认账,有什么办法使他们招供呢?'周兴说:'这很容易!可以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坛子下面烤,然后让囚犯进入瓮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认?'听完后,来俊臣马上吩咐侍从找来一个大坛子,按照周兴的办法用炭在周围烧着,然后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令我审问你,请你老兄自己钻进这个大坛子里去吧!'周兴非常惊慌,当即磕头承认罪行。

'满清十大酷刑',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于人民的高压,封建社会,大多数帝王仅仅把自己的人民看作是“东西”,在他们心中,只有用严刑酷法教训犯了错的“东西”,他们才会乖乖听话,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严刑酷法带来得不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乖乖顺从,残酷的镇压反而加快了王朝覆灭的步伐。随着社会的进步,刑罚制度也在进步,看看我们的现代社会,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的严刑峻法,越来越强调对'人权',包括对罪犯'人权'的保护。

所以,感谢这个时代吧,要是在古代,可是稍不留心就会被处以'满清十大酷刑的哦'!

本文作者:宫殿君(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