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因何称“五代十国”和中国有趣的历史,五代十国的枭雄们野史趣闻

2018-11-18 10:01:09

五代十国因何称之为“五代十国”和中国有趣的历史,五代十国枭雄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南方的统一。

国号称呼: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包括五代(公元907年-960年)与十国(公元891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根据历史学家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40到50个藩镇绝大部分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正朔(后梁时期的晋、岐、吴除外)而称王称藩,其中十个历时较长且称王或称帝的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十国。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中国的内乱,也带给契丹南侵的机会,辽朝得以建立。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定难军(后来的西夏)和静海军(交趾)逐渐独立,而静海军(后来的越南)自此永久脱离中国

【大概】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养子之一,号十三太保,拜飞虎将军、勇南公,领三千飞虎军。唐朝曾派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征讨朱温,朱李二人的军队交战无数,最后后梁就是灭在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的手中,父仇子报,朱温的儿子败在李克用的儿子手中。

李存孝:为晋王李克用之子,号十三太保,拜飞虎将军、勇南公,领三千飞虎军。此人身材瘦小、力大无穷,善使一柄毕燕挝,天下能人无一能从他手下走过三回合,是一李元霸式人物。李存孝收服的两员左右部将,一个叫薛阿檀,一个叫安休休,均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讨伐黄巢起义军时李存孝曾率十八骑人马冲杀黄巢,并且冲入长安,焚烧粮仓把黄巢军杀的片甲不留。

王彦章:号铁枪将,善使一条大铁枪,为后梁大将,威震五代十国,李存孝死后,王彦章率弟王彦童与晋王李克用大战,杀其上将四十三员,包括名将薛阿檀,安休休,大败李克用军。后在与李思继的交战中,使用回马枪枪挑高思继,令唐军闻风丧胆。

朱温: 最初曾参加黄巢起义军,后来降唐,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开平元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自称后梁王。唐朝曾派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征讨朱温,朱李二人的军队交战数次,最后,后梁就是灭在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的手中,父仇子报,朱温的儿子败在了李克用的儿子手中。

纯属搞笑

邓天王:曾与李存孝交锋两次,第一次李存孝念其孝敬父母,将其释放,说定数年后学好万人敌的枪法后再与李存孝交战。结果邓天王投到朱温账下,与李存孝再次交锋,依旧被存孝温酒活擒,最后被晋王下令斩首


本文作者:朵朵有话说101(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