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散文家」常崇信:散关采风~二题野史趣闻

2018-11-17 11:01:42

转自宝鸡散文家

散关多战事

常崇信

古大散关因战略地位重要,历代是兵家看中和必争之地。

散关设于西汉,也有设于秦代之说,废于明末。《史记》载:“北不得无以户梁益,南不得无以固汉中,”有“关控陡绝”之说。特别是南宋之时,大散关成了大宋和地方割据正权金国的实际控制边界,长时间处于战争状态。历史上记载为争夺大散关的战争有70多次,从西汉到南宋,大散关前曾演绎出一幕:你争我夺悲壮惨烈的战争画卷。公元前206年,汉中王刘邦采纳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谋略,自汉中由栈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由此经过大散关。东汉建武2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大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20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大散关;蜀汉后主建兴6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大散关囤陈仓;南宋建炎四年5月(公元131年),宋将吴玠屯兵和尚原与金兵对峙,到次年10月,双方交锋30多次,后以完颜宗弼中箭而退败,宋军大胜。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进行了“扶眉战役”后,贺龙领导的18兵团开展了“钳马打胡”的秦岭战役,大散关一带的秦岭是战场之一。为实现毛泽东吸引抑留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地区的战略指示,造成我军欲经川陕公路入川的态势,引诱胡宗南上当,使其达不到早日入川的战略企图,18兵团采取似攻非攻,欲攻又退,圈而不破的佯攻战术,策应一野西进,又为二野入川断敌南逃赢得了时间。九月上旬,18兵团在大散关地区激战四昼夜,歼敌近4千人,滞胡宗南于秦岭地区。此时,我二野等由湘鄂黔川迂回重庆,实现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从此拉开了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的序幕。

大散关古代的战争距南宋吴璘吴玠大战和尚原已过去了近千年,距最近的解放战争的“秦岭战役”已过去了65年。大散关作为兵戎相交,“两国”撕杀的战场早已烟消声息,作为两大政治集团较量的战场也早已偃旗息鼓。

如今的大散关,古道变成公路、电气化铁路,它的身旁正在谋划一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车来人往和谐向荣的景象,充满了关隘的每个角落。春天,初绿秦岭,大散关沉浸在早春的勃勃生机之中;夏日,散谷水潺潺,大散关成为一个凉的世界;秋天,秦岭红叶布满山头,让大散关成了五彩的山峦;冬天,满山落白,银装素裹,大散关一片北国风光。远离了战争与杀戳,大散关成了秦岭南北的枢纽、经济发展的纽带,观光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并以其雄关古道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诗意大散关

常崇信

大散关,一个关隘,存在了几千年,演绎出彪炳史册的历史画卷。曾经的边关,战场留下了浩如星海的诗词赋章,可以说几十里的大散关是用诗词歌赋铺就而成的。从古陈仓宝鸡向南,益门、二里关、大散岭、和尚原、煎茶坪、东河桥、凤州、古栈道、信手拈来关诗词不下万余首。从历史走来的伟人,枭雄、官员、文人雅士、乡贤贤达用把他们的诗词描颂了这山、这关,这古道,把大散关变成了诗的海洋。我的一个朋友,生在大散关旁,从小在散关前玩耍,中年时,在几千首古栈道的诗词中精选出500多首,出版了一部《栈道诗钞》。他的大作中,古人写大散关的诗词就有百余首之多。汉魏的曹操,唐代的王勃、岑参、李商隐、南宋的陆游等诗界大腕门在大散关留下了不少著名诗篇。南来北往,上任履职的官员,视察公务的朝臣命官,奔走古道上的商旅骑士,无不留下墨宝诗篇。清代的果清王是清圣祖康熙的17子,清世宗雍正之弟,1734年奉命护送入京朝觐见的西藏达赖喇嘛还藏,途经大散关留下《益门》一诗,诗曰:峭仞奔霆念益门,乱峰中袅一线行。更登大散关头望,无数去山此送迎。果清王的诗被刻在二里关3A景区内的石崖上。在大散关众多诗词中,古代先贤们的诗作者曹操和陆游,不单是政治家、诗人,而且是与大散关共兴共荣的历史人物。

曹操是汉魏其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25年(215)四月,曹操从陈仓出散关,时年61岁,作了一篇《秋胡行》,他在此诗第一节曰:“晨止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坠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筑。作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从诗意理解,在一个腥风血雨的早晨,曹操率大军艰难登上大散关,连战马都累得爬不上去,战车也坠入峡谷。无奈的他坐在石头上,弹起五弦琴,咆哮的河水奔腾而下,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清丽悠扬,时而凄戚哀婉。他用登大散关的艰难喻意人生的艰难和奋斗的艰辛。此诗是诸多描写大散关诗作中最具思想性的一佳作。

陆游是亲临大散关,与金兵作战的一位诗人,他62岁于(1186)春季所做《书愤》一诗,是他与金国人战斗的回顾和誓死保卫大宋的心灵写真。诗曰:“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发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被朝廷罢官6年,赋闲在浙江绍兴家中的陆游在诗中说,年轻时不知道世事艰难,北望金人入侵的中原气概如山。他赞赏1161年冬刘铸等曾乘高大战船在雨夜里击退完颜亮企图以瓜州渡江南攻下建康(南京)战斗。赞赏吴璘、吴玠骑着战马,披着战甲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的战绩。陆游自认为自己曾是边防上的长城,对着镜子看见自己头发已花白,报国无门。《出师表》这片檄文举世闻名,千百年来无人与诸葛亮相比。陆游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受凝结成了“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气势磅礴的千古绝唱,也是大散关名扬天下。陆游的《示儿》一诗曰:“死去元知历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是陆游临终遗言,是他告诉儿子,也是告知天下的心灵自白。我快死的时候才知道死去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陆游在80多岁高龄,生命即将结束前,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的中原领土和人民。诗人是民族主义者,更是爱国主义者,他的激情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在当今社会,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体,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陆游的精神仍有着重要意义。在大散关景区,现代人为陆游建祠塑像,一身戎装的陆游注视着他曾经浴血奋战的大散关,这里也成为人们拜谒凭吊这位诗人魂灵的地方。

大散关有众多农家乐,关于大散关的古诗词被制成图片,在房间里,餐厅里悬挂着。在大散关景点,大凡有些崖面,建筑物立墙上,不少诗作被书写其上,这是旅游文化,是印刻在人们心灵中的大散关印象的固化。

今日攀散关,一路赏美景。诗词伴君行,美哉秦关行。

会员作品

作者简介:常崇信,陕西凤翔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农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共岐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综合执法局局长、党组书记,市水利局局长、党组书记。

曾获省科技进步奖两项,省农业科技推广二等奖两项,省农业区划成果一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奖五项。获科技部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人社部、水利部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在省及国家刊物发表论文等200余篇。先后出版专著、散文集多部;并编著有《农业产业化实践与探索》等10余部300余万字。

(来源宝鸡散文家)

本文作者:世间风情1(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