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野史趣闻
小说《三国演义》曾提到一块传奇的传国玉玺,说孙坚进入洛阳皇宫救火,在井里发现一块放光的玉玺,据说是当年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孙坚大喜,以为这是自己荣登大宝的天意。

这段描述并不是空穴来风,很多正史都提到过这颗历代皇帝最喜欢的第一国宝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而且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见,但考察历史就会发现,它压根就是倚天剑屠龙刀一般的传说,同时还一直丢一直被找到,非常可疑。

传国玉玺说起来是源自大禹的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大禹所铸造的九鼎,其实谁也没看见过,所以春秋时楚王才好奇问鼎。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九鼎早已不知所终。于是秦始皇用和氏璧雕琢了一枚玉玺,上有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用以取代九鼎。

虽然描述有很多矛盾和不可思议之处,但在史书中它却传承有序。比如王莽时它如何断了一角,又比如刘秀如何夺回,后来辗转到孙坚、袁术手里。这些小人物小角色竟然认为自己手握玉玺,就可以当皇帝了。

后来西晋丢、冉魏捡,隋朝丢、唐朝捡,最后一次出现踪影是在混乱的五代时期,后唐废帝带着他登楼自焚,从此就没了下落。虽说是被毁了,但是后代还是不断“被出土”。
比如北宋时期,咸阳一老百姓走着走着捡到一块宝贝,经鉴定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因为这个祥瑞,宋哲宗改元“元符”,以示庆祝。

这一颗来历不明的玉玺也是命途多舛,北宋丢、金人捡,金人丢、蒙古捡,然后在元朝灭亡时被带到了漠北,于是明朝就成了没有所谓传国玉玺的朝代。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不顾历代皇帝只有八玺的成例,心虚做了17颗皇帝玺。永乐时新添了4颗,嘉靖时更是新添了7颗,达到了破纪录的28颗。

但最重要的所谓传国玉玺还是没能到手里,而让这些皇帝耿耿于怀。而到成化年间,蒙古各部内乱,这颗传国玺又失去了踪迹,消息碾转传入明朝后,一些人又动了心思,干起了伪造玉玺的勾当,各地不断传出出土玉玺的消息。

到了后金满清时期,蒙古人献给皇太极一颗元朝所刻的皇帝玉玺,很会造势的皇太极张冠李戴,宣布这一颗玉玺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为自己捞足了政治资本。
而清朝皇帝自己最明白,这不过是元代皇帝玉玺而已。
如果这个玉玺流传到现在,那肯定就是中国第一国宝了!
本文作者:拷古窥今(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