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辈子忠臣——鳌拜野史趣闻
鳌拜,大家肯定知道,《鹿鼎记》里面没少说他坏话。欺上瞒下、专权、贪污、乱杀无辜等等,可谓是该有的罪名都有了。事实上《鹿鼎记》里面过于丑化鳌拜了,那里面记载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都是鳌拜后半生不光彩的部分,还给丑化了。那么,鳌拜到底是怎样的饿人呢?可以说半代忠臣非常符合鳌拜的人生。
鳌拜本姓瓜而佳,出生在满洲贵族家庭,他的伯父就是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是努尔哈赤时代参与议政的五大臣之首,是努尔哈赤的心腹。可以说这样的出身,注定会不平凡。鳌拜可以少很年轻的时候就是后金的将领,说实话凭借出身成为将领但是确是凭借真枪实干一路升迁的。
后金刚崛起的时候,首先打的就是朝鲜。这个国家历朝历代都会打他,留下必然后患无穷。后金肯定会先打他了,因为他在自己的背后,又忠于大明,指不定什么时候捅自己一刀。当时,明朝的东北将领老大是袁崇焕,可以说非常难啃,当时战略要点是鸭绿江的皮岛,地方不大,非常重要。驻扎皮岛的是有水上长城之称的毛文龙,所以努尔哈赤多次攻打都没有夺下。皇太极想要在山海关与大明决战,首先就得拔掉皮岛这颗钉子。皇太极先是派遣贝子硕托协同降将孔有德、尚可喜和耿精忠一同攻打皮岛,但是久攻不下。后来换英武郡王阿济格接替硕托,而鳌拜就在阿济格手下混。阿济格兵分两路,一路军佯攻,二路军登岛,直捣黄龙一举拿下岛屿。鳌拜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主动要求带领二路军,登岛搏战。实际“声东击西”根本没起作用,明军主力炮火直接对向登岛的后金人。就是在这样困难的状况下,鳌拜身先士卒,迎着炮火登岛与敌人肉搏,最后硬生生地将皮岛攻下。皇太极听说之后可谓是都高兴忘了自己姓什么了,而鳌拜也因此得到赏识,被封为“巴图鲁”,赐三等男爵。
后来多次的战斗中,鳌拜都是身先士卒,可以说上刀山下火海都干过。据说多次给领导——皇太极挡刀挡枪。所以就更得领导赏识,不管怎么说鳌拜是为大清出了很大的力的。皇太极死后,可以说当时更能体现鳌拜的忠诚,在顺治登基的过程中出了很大的力。即使在多尔衮当摄政王期间遭到迫害,可还是一直忠于皇太极,一直忠于顺治帝。鳌拜随同豪格出征四川攻打大西张献忠,最终豪格凯旋而归。这本来是大功,但是多尔衮却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处置了豪格和鳌拜,豪格最后疯死狱中。而鳌拜,当时的罪名是支持豪格篡位,这样的大罪本来是要论死,然而最后也没被杀。多尔衮估计也怕落人口实。
因为鳌拜的忠诚,所以在顺治帝死后,鳌拜受命为四大辅臣之一。其他三个非别是老大索尼、老二苏克萨哈、老三遏必隆,鳌拜当时是老幺。《鹿鼎记》里面体现的就是这个时候鳌拜为所欲为,其实稍微用心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即使其他三个什么都不做,他也不敢乱来,后来还有孝庄皇太后呢。
我们在电视上面看到的是鳌拜杀其他大臣的事,尤其是辅臣苏克萨哈这件事。但是咨询想想,皇帝虽然说话不算,但是后面的孝庄皇太后说话可是算话的,还是其他的两个辅臣为什么不出来,可以说这是大家都有默契的。要门就是想干掉苏克萨哈,因为苏克萨哈是白旗,之前跟多尔衮混的,其他三个都是黄旗,之前白旗一直打压黄旗。要么就是都想杀鳌拜,没有借口,只能找个更好的借口来杀他。应该知道鳌拜杀了苏克萨哈之后,没多久就被康熙搞定了。我们不得不佩服康熙的少年有成,但是后面绝对有人在暗中帮助。而且肯定不是一般人,只有其他辅臣或者是孝庄。
所以我们可以说鳌拜有怎么怎么不好,但是前半生绝对是忠臣,尤其对皇太极。还有在力保顺治上面,这也许是武将的忠诚。只是后来放到辅臣这个位子上面,可以说是他不会玩政治的原因才被整死的!但、说他是半辈忠臣是绝对可以的。
本文作者:以史为镜的背后(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