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为何优容兄弟却逼死舅舅?野史趣闻
汉文帝对亲戚一向是优容的。比如对那个同父异母弟刘长,简直达到了放任的程度,即便他杀死了辟阳侯审食其(吕后的情人),也没有治他的罪。
淮南王刘长自幼丧母,一直亲附吕后,所以在孝惠帝和吕后临朝时,没有受到吕后的迫害;但他心中却常常怨恨辟阳侯审食其,认为审食其没有向吕后力争,才使他的生母含恨而死。及至文帝即位,淮南王刘长自认为与文帝最亲近,骄傲蛮横,屡违法纪;文帝经常从宽处置,不予追究。
刘长有勇力,能举起大鼎。他去见辟阳侯审食其,用袖中所藏铁椎将他击倒,并令随从魏敬割他的脖子。然后,刘长疾驰到皇宫门前,袒露上身,表示请罪。文帝感念他的为母亲复仇之心,所以没有治他的罪。当时,薄太后及太子和大臣们都惧怕淮南王。因此,淮南王归国以后,更加骄横恣肆,自称皇帝,上比于天子。袁盎进谏说:“诸侯过于骄傲,必生祸患。”文帝不听。
由于文帝的放纵,刘长继续惹祸,最后竟然要发动叛乱。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自设法令,推行于封国境内,驱逐了汉朝廷所任命的官员,请求允许他自己任命相和二千石官员;汉文帝违背自己的愿望同意了他的请求。刘长又擅自刑杀无罪的人,擅自给人封爵,最高到关内侯;多次给朝廷上书都有不逊之语。文帝不愿意亲自严厉地责备他,就让薄昭致书淮南王,委婉地规劝他,征引周初管叔、蔡叔以及本朝代顷王刘仲、济北王刘兴居骄横不法、最终被废被杀之事,请淮南王引以为戒。
淮南王刘长接到薄昭书信,很不高兴,指派大夫但、士伍开章等七十余人与棘蒲侯柴武的太子柴奇合谋,准备用四十辆辇车在谷口发动叛乱;刘长还派出使者,去与闽越、匈奴联络。反情败露,有关机构追究此事来龙去脉;文帝派使臣召淮南王进京。淮南王刘长来到长安,丞相张苍、代行御史大夫职责的典客冯敬,与宗正、廷尉等大臣启奏:“刘长应被处以死刑。”文帝命令说:“赦免刘长的死罪,废去王号;把他遣送安置在蜀郡严道县的邛邮。”与刘长通谋造反的人,都被处死。刘长被安置在密封的囚车中,文帝下令沿途所过各县依次传送。
袁盎进谏说:“皇上一直骄宠淮南王,不为他配设严厉的太傅和相,所以才发展到这般田地。淮南王秉性刚烈,现在如此突然地摧残折磨他,我担心他突然遭受风露生病而死于途中,陛下将有杀害弟弟的恶名,可如何是好?”文帝说:“我的本意,只不过要让刘长受点困苦罢了,现在就派人召他回来。”
淮南王刘长果然愤恨绝食而死。囚车依次传送到雍县,雍县的县令打开了封闭的囚车,向朝廷报告了刘长的死讯。文帝哭得很伤心,对袁盎说:“我没听你的话,终于害死了淮南王!现在该怎么办?”袁盎说:“只有斩杀丞相、御史大夫以向天下谢罪才行。”文帝迁怒于沿途的官员,立即命令丞相、御史大夫逮捕拷问传送淮南王的沿途各县不开启封门送食物的官员,把他们全都处死;用列侯的礼仪把淮南王安葬在雍县,配置了三十户百姓专管看护坟墓。
刘长死了,公元前172年,文帝封刘长的儿子刘安等四人为列侯。贾谊予以劝阻,文帝不听。
可是,文帝对舅舅薄昭却没有这般优容,虽然他与舅舅共过患难,对他的人生产生过重要影响,自然感情更为深厚一些。可是他却逼死了薄昭。
西汉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冬,西汉孝文帝刘恒推行新政,受到以车骑将军薄昭为首的皇亲国戚的阻挠。钟毓平息“叛乱”胜利而归,文帝派薄昭等元老重臣到都门外接官亭迎接。接官亭上,钟毓把太原平叛情形禀明。薄昭自恃皇舅爷,下令把钟毓绑回府中。原来,太原府乃薄昭封地,钟毓所斩的薄贵是薄昭的亲侄儿、太原封地总管。薄昭威逼钟毓上书认罪并为侄儿薄贵披麻戴孝。钟毓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薄昭恼羞成怒,挥宝刀斩钟毓于堂前。
将军薄昭杀了汉朝廷的使者。文帝不忍心以国法杀他,就派公卿去与他喝酒,想让他自杀,薄昭却不肯自杀;文帝又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大哭,薄昭才自杀。
李德裕认为:“汉文帝杀薄昭,确实很果断,但却有损于义。当年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见到舅父,似乎母亲仍然在世一样。何况当时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还健在,她只有这一个弟弟薄昭,文帝杀薄昭毫不留情,这不是孝顺母亲的做法。”
司马光认为,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善于运用法律的人,不分关系亲疏,无所回避,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有人撑腰而触犯法律。薄昭虽然素来被称为长者,文帝不为他选择贤人做师傅去约束他,却任用他掌握兵权;他骄横犯上,以至于敢杀朝廷使者,不是依仗有人撑腰而如此大胆吗!假设文帝赦免了他,那与后来成帝、哀帝时朝纲废弛的局面又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像李德裕认为的那样,要顾及情义,汉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舅舅死;如果像司马光认为的那样,法不容情,那为什么要对刘长要网开一面呢?难道说被刘长杀死的审食其不是人?其实,汉文帝既没有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没有从亲情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刘长死罪难逃。如果从亲情的角度考虑问题,薄昭不会死。汉文帝考虑的视角是政治后果。刘长杀死的是一个闲散的贵族,吕后的情人。吕后早已死,为吕后说话的人不会再有。况且刘长是刘邦剩下的不多的儿子之一。不杀刘长,人们是能够理解的。但是薄昭杀死的是皇帝的代表,朝廷的命官,如果对薄昭网开一面,谁还敢面对贵族执行国家法令?法制由此崩溃,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就是汉文帝一定要处死舅舅的原因。
本文作者:科大人葛华玲秀历史(今日头条)